第446章 年代资本家11(2 / 2)

加入书签

宣扬粮食多得吃不完,可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人在饥饿中挣扎。

这般自欺欺人的闹剧,若不借着天灾的契机狠狠刹住。

让那些被虚名冲昏头脑的人吃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让浮夸风彻底降温,谁能保证这样的悲剧不会重演?

与其一时心软施以援手,让错误的观念继续滋生,不如让现实给所有人上一堂最沉痛的课。

只有切身体会到饥饿的滋味,亲眼见到土地的回报从不会说谎,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才会真正破灭。

人们才能重新脚踏实地,在废墟上找回生存的根本。

夏天站在实验室的窗前,望着外面枯黄的田野,眼神沉静。

她知道,这场苦难注定漫长,但唯有熬过这阵痛,才能迎来真正的清醒。

转眼到了6o年,肆虐的饥荒让所有人都尝到了苦果,上一年的教训如烙印般刻在心头。

这一年,各地开始调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将重心重新放回土地,开荒、耕种,成了举国上下最迫切的任务。

工厂里,凡是来自农村、岗位又非不可或缺的工人,几乎都被动员回了乡下,拿起锄头加入开荒种地的队伍。

夏天所在的农业大学也不例外,师生们被分配了大片荒地,每日的功课便是挥着锄头翻土,汗水浸透了衣衫,手掌磨出了厚茧。

作为“过来人”

,夏天心里清楚,这般全民垦荒的努力,终究难敌天灾的持续肆虐。

今年的灾情依旧严峻,北方旱情不见缓解,河床干涸得能跑马车。

南方则涝灾频,洪水一次次漫过堤岸,将刚播下的种子冲得无影无踪。

她和其他校友一样,除了完成学校安排的垦荒任务,私下里也在校园不起眼的角落,悄悄开辟了一块块“秘密实验田”

说是实验田,其实不过是为了能多种出些粮食,好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能在饥荒里多挨过一天。

田垄里种着耐旱的红薯、早熟的玉米,甚至还有些从空间里“取”

出来的、适合本地气候的豆类种子。

每天课余,大家便提着水桶、端着粪水,小心翼翼地侍弄着这些“希望”

,眼神里藏着对饱腹最朴素的渴望。

夏天蹲在自己的小田埂上,看着刚冒芽的豆苗,轻轻叹了口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