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风口镇之战四(1 / 2)

加入书签

回去的路上,孔盛东的膝盖疼得厉害,伤口周围肿胀得泛着青色。穆有粱先处理完自己的伤口,又帮着孔盛东清理完膝盖,用粗布包裹好。

沙孔龙一边赶路一边和两人述说着在云州搬兵时的遭遇。原来安重荣早将云州的一半兵力调走,和自己率领的唐军潜伏在云州、宣州之间的一片小山谷里,专等着党项军进入云州境内后,截断党项军的退路,之后等党项军和双宁营、左屯县唐军厮杀之后,再出动围攻党项军大营。沙孔龙到了云州,云州节度使索自通说他手里没有人马,仅剩的人马只能在云州守城,派不出人马救援双宁营。

沙孔龙愤然骂道:“都是一丘之貉!都想着拿功劳,却把双宁营当成炮灰用,下次云州再有事,我们也不管!”“干爹,要不给皇帝写个奏章,告他们一状?”

“告什么啊?告双宁营不想打仗?沙孔龙你想得太简单!”冯英在后面说道。

“那冯英你说说,为什么告状没用?”

“第一皇帝不一定顾得上管这事,第二从战事安排上,安重荣最多算是不体恤下属,打仗胜利能堵住很多事,第三告上去显得双宁营怯战,不思进取,给皇帝丢人,你说能不能告?”

孔盛东和穆有粱一直没参与沙孔龙和冯英的对话,但他们一直在侧耳听着。穆有粱不由点点头说道:“冯英说的对!这次我们是被石敬瑭、安重荣设计了,他们早就想好了对策,打胜了党项军,正好顺带消耗双宁营,战败了,直接给我们扣顶作战不利的帽子。”

孙登云骂道:“枉费我们一心想着报效国家,原来国家在算计我们!死伤这么惨重,换回来的不过是人家对我们的不信任。”

孔盛东却想到了另外的事情,和穆有粱低声说道:“朝廷内外上下有问题啊!石敬瑭这一招明显是在打压异己、培植扶持自己的力量,而皇帝却远在洛阳不知情,长此以往,那还了得?”

穆有粱点头同意说道:“上次我们朝见皇帝,我自觉皇帝的品性没怎么变,对你我兄弟也算真诚,但是架不住皇帝年老,山还要乱。”

他们两人的话越说越低,生怕被后面几人听到。

孔盛东建议道:“穆兄,我们上个请罪的奏章吧,就说双宁营与党项军作战不利,人马折损严重,请皇帝对我们加以惩治,以儆效尤,最好让我们在上泉镇不出,受惩戒思过。”

穆有粱眼神一亮,忙说道:“好主意!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趁机缓几年,对外说是补充兵员,加紧操练,同时也避免参与朝廷内的纷争,躲一躲祸事。”“回去让张云青好好想想,写得惨一点,最好能引起皇帝的同情。”

他们一众人回到上泉镇后,在孔盛东的授意下,张云青给洛阳的新朝枢密院和皇帝各写了一份奏章。

一个月后,先是枢密院回复,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已经启奏皇帝,说双宁营此次作为诱饵,在作战过程中,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辅助安重荣所率大军击破了党项北山大营,有功劳无过失。而皇帝给双宁营的回复稍晚了几日,回复中不但没有给双宁营治罪,反而褒奖他们作战勇敢。在圣旨的最后还写着“汝等才干,寡人心知,外战之事,不必介怀,双宁营暂驻上泉镇,尽可安心休养操练。”

孔盛东忙让张云青将皇帝的诏命誊写一份,转交云州节度使。同时,命令双宁营全军休整,只在上泉镇留下一队人维持云盛堂的生意需要。

养了一个多月的伤,孔盛东走路依然一瘸一拐,穆有粱建议反正没事,不如回双梁村静养一段时间,顺便散散心。

孔盛东却头疼这次死伤这么多人马,后续的抚恤事宜繁杂。张云青主动担责说道:“你们两人尽管去,留下我和董傜来善后,尽量酌情多给死伤家属点钱,和每家多走动几次,应该能应对好。”

孔盛东派冯英给张云青帮忙,他和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