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洛阳城风云六(1 / 2)

加入书签

元家遭遇的黑色一天,使元家的声誉在洛阳城里一夜跌落千丈,柜坊的生意大不如前,全靠多年积累的人脉勉强维持。草药铺子被迫关门歇业,彻底停了生意。

云盛堂分号成为洛阳东市里生意最好的草药铺子,每日出入的顾客络绎不绝,周围的商户无不心生羡慕。

元向宏和他大哥商量要报复云盛堂,可是元家的大东家元向雄却一口否决掉了弟弟元向宏的建议。在元向雄看来,眼前最重要的事不是和云盛堂斗,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扶持李从荣登皇位,等李从荣当了皇帝,随便一个理由就能把云盛堂分号赶出洛阳城。

元向宏虽然心里不服气,但却不敢违抗哥哥的命令,只能忍气吞声咽下这口气。实际上他不知道,李从荣对这些天元家也极度不满,因为元家接连发生的丑事,使李从荣的脸上也感到无光,毕竟洛阳城里有头有脸的人都知道,元家一直以李从荣为靠山。

于是两边各自偃旗息鼓,看上去似乎都像是收手停止发狠斗勇。但实际上,两边的仇恨早已经越结越深,互相都将手掌缩回来,握成拳头等着寻机出手。

张风青离开洛阳时,很不放心后面元家会报复,反复叮嘱冯满、孔聪多加小心。

冯满、孔聪也知道这次元家吃了大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专门在一天晚间将梁安癸、“太行会”在洛阳的暗桩头目洪常俊请到云盛堂分号商量对策。

几人见面后,先派出人手守在外面放哨,冯满说道:“元家吃了亏,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云盛堂,从今日起梁安癸师弟的行动要特别小心,而洪师兄也需要将手下的‘太行会’弟兄妥善安置好,防止被元家寻仇。”

“我常年住在鬼宅,没人会查到我的头上,有事我会让黄二狗和他身边的乞丐朋友们随时联络。黄二狗人很机灵,已经派出三个乞丐日夜盯着元家,元家稍有异动,我们马上就能得到消息。”

身穿一身青衣的洪常俊是洪老三的亲传弟子,他常年在洛阳,是“太行会”在洛阳的实际指挥者,表面上“太行会”听命于皇子李从荣,但实际上洪老三却接受了孔盛东、穆有粱和李清溪的建议,采用表面应付,背地里旁观的方法等着洛阳城皇宫里局势发生变化时在择机而动。

平日洪常俊率领十多名“太行会”的好手,以开设船坞,建造、修理船只为名在洛阳城西的教义坊常驻,实际上却通过洛水河上的往来船只,关注着洛阳城里的各种动静。

这次“太行会”出手抢了元家三千贯,除去给李家借款应付的利息,自己这边还剩下一千二百贯,洪常俊觉得和云盛堂这几个年轻人在一起很谈得来,所以一听冯满叫他来,毫不犹豫地欣然赶来和冯满、孔聪、梁安癸等人商量起下一步的行动。

洪常俊听冯满说完,答道:“冯满师弟放心,‘太行会’在洛阳表面上还有一位师兄在应付,我不轻易露面,所以元家怎么查也查不到我的头上。其他兄弟在洛阳也有身份,隐藏在教义坊附近的民居,平时我们并不聚集,有事才一起行动,元家到现在还以为抢劫他们的是从云州远道而来的双宁营好手。可笑元家几天前还在官道上请禁军派人帮忙查往来洛阳的云盛堂商队!”

“洪师兄,还是谨慎一些妥当,这次元家丢人又丢钱,心里难免忌恨我们,万一被抓到什么把柄,那可不妙!”

“好,我听冯满师弟的,明日我命弟兄们都少出门,少说话,就在教义坊附近活动。”

孔聪环顾周围几人,忽然发现他们几个年轻人已经成为云盛堂、“太行会”在洛阳的决策核心。因为云州距离洛阳太远,他们几个既需要在洛阳做生意,应付各种变故,还要随时为太原府和云州传送消息。

孔聪问洪常俊:“洪师兄,‘太行会’如果要送消息回太原府,最快要几天?师兄也知道,这个时候,最怕耽误时间,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