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夺回武威(1 / 2)

加入书签

自从与狼国大战之后,大明的精力主要放在了北方,对于西北边关重塞武威和嘉峪关,只是派了原来的三万武威军前往试探。

等到三万武威军到达武威的时候,他们惊讶地发现,拓跋部落已经从武威撤军,退回了西庆府,缩回了河套地区。

拓跋王子拓跋雄和国师拓跋企先率领数万残兵回到西庆府,哪里还顾得上武威这片荒凉之地。他们知道武威和嘉峪关的重要性,但作为草原部落,他们已经被定国公赵辰的兵马吓破了胆,如丧家之犬一般,心早已经飞回了河套草原。那里有美女、芳香的马奶和香喷喷的牛羊肉。

国师拓跋企先知道,大夏国击败了狼国50万联军,定国公一旦彻底击溃狼国人,迟早要派兵收回武威和嘉峪关。因为这里对于中原政权太重要了,而对于拓跋人却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

尤其是拓跋部落两次参加对大夏的战争,损失了十多万精锐青壮骑兵,这对于人口不到百万的拓跋部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如今除了拱卫西庆府的五万精兵,以及这次逃回来的三万骑兵,拓跋各部落的青壮骑兵已经枯竭,一旦发生战争,无兵可调,这八万兵马是拓跋人最后的底牌。

而且拓跋内部斗争激烈,其中有两三万兵马不属于拓跋雄这一部落。为了保存实力,这三万兵马关键时刻还不一定会全力支持拓跋雄,所以拓跋雄和拓跋企先早就商量好了,放弃武威,直接从嘉峪关回河套夺取政权,在河套地区休养生息,保存实力,抵抗以后定国公赵辰的进攻。

等到武威军三万兵马赶到武威的时候,拓跋残军早已经放弃了武威和嘉峪关回草原去了,武威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回了武威和嘉峪关这个要塞!

武威这个地方本来就是个军镇,拓跋人一来,城中一两千住户早已经全部逃之夭夭,武威四周的少量汉人也躲进了深山峡谷和戈壁沙滩,根本就不需要武威军进行安抚。

武威大军一到,这些人又慢慢地从深山峡谷和戈壁沙滩中走了出来,重新回到了武威。

武威军到了武威之后,不到一个月武威就恢复如初,和最初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守军少了一些。

诸葛长风和秦逵经过两个月的长期行军,于6月中旬率领三万大军到达和武威。三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神策军精锐到达武威,整个武威军民立即信心大涨。

如今已是大明朝,天子陛下英明神武,神策军日益壮大,击败了狼国50万联军,陛下在军中威望已经达到了顶峰。如今听说陛下要对狼国人下手了,大家心情激动,多少年军队不敢招惹这些草原异族,更别说对外用兵了。

他们知道一旦陛下解决了狼国人,下一步就是合围拓跋了。如今的拓跋可不是几年前的拓跋,由于被陛下消灭了半数以上的精锐,这半年来拓跋人全部退回了河套草原,就连武威附近的两百多里的戈壁滩,也已经看不到了拓跋人放牧的身影。

诸葛长风到达武威之后,开始在太原和武威之间修建官道,设立驿站和军镇,为武威驻军提供供给,并且为下一步的对拓跋的战争做好准备。

武威这个地方十分荒凉,辖区农民和牧民因为连年战争人口已经不到十万,这些人自己都快要活不下去,就更别提供养大军了,诸葛长风只能从中原进行物资调拨补充。

诸葛长风知道按照陛下的计划,未来打下拓跋攻占西域,武威也不过是未来的一个补给点而已,这里不过是一个过渡点,未来的重点在河套地区。

据陛下说,河套地区乃是塞上江南,不仅适合放牧,同样也适合农耕,打下河套地区之后,大明将向河套地区移民百万,把河套地区打造为经略西域的桥头堡,陛下的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想想就让人激动不已!

大都督秦逵已经接管了武威军务,统领六万兵马。这六万兵马之中,有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