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不是有脑子就行吗(2 / 4)

加入书签

几斤几两。”

    一位长得略显肥胖的中年男人鼻孔里喷出来一道气。

    另外六名考官都没有说话,但眼神里对萧砚的质疑藏不住。

    两个小时要通过七大考核,总共要鉴定二十一件宝贝,就算是副会长来了,都会够呛,何况一个年轻人。

    “小子,题你可听好了。”

    金属器考官赵古唾沫星子横飞,脖子上的金链子随着动作来回晃荡。

    “我会拿出三件金属器物,你必须说清每件器物的真假、年代、鉴定依据,说错一个字,本次考核直接作废,三个月内不准再来!”

    “请赵考官出题!”

    萧砚淡淡开口。

    赵古迅速扯下面前桌子上的黑色绒布,三件早已经准备好的器物当即呈现在萧砚面前。

    当三件宝贝呈现在众人面前之后,除开赵古外的另外六名监考官心里都是一愣。

    因为最外面那件银壶是考场大杀器。

    这件银壶去年协会组织内部鉴定,两名特级鉴宝师都没有看出破绽,最后还是副会长指出了其中的破绽。

    他们没有想到赵古竟然把这件大杀器带到现场来了。

    此时几人看着萧砚的目光,充满了怜悯。

    眼前的小子别说在两个小时内把七大类的考核都通过,很有可能要折在这第一件宝贝上面。

    萧砚并不知道考官们所想,他目光掠过桌上的三件器物,虚妄之眼悄然开启。

    三件器物的相关信息瞬间在萧砚的视网膜里呈现出来。

    为了不太高于高调,萧砚拿起银壶的龙耳转了半圈,这才把它放回桌上。

    “仿鎏金三龙耳银壶,假的!”

    从上手到做出判断,整个过程不足一分钟。

    七名考官的瞳孔都狠狠一缩!

    这个让两名特别鉴宝师都没有看出破绽的大杀器,萧砚瞥了一眼,就有了判断?

    猜的?

    “小子,你说它假的,假在哪里?”

    “第一,鎏金层反光太硬,唐代用金汞法鎏金,金层里混着汞渣,灯光下会泛点暖黄,你这壶是电镀的,亮得跟不锈钢似的。”

    萧砚竖起三根指头,“第二,龙耳比例不对。唐代西域风格的银壶,龙耳长度不会超过壶身的三分之一,你这龙耳都快耷拉到桌面了,仿造的人怕是只见过图片。”

    “第三,这玩意儿是用硝酸泡出来的假包浆,闻着有股酸味,真包浆是土埋水浸出来的,摸上去涩手,颜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