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新帝立威(3 / 4)
,不要反复拉扯个没完,一切要向前看。”
张显臣道:“是,都说冤冤相报何时了,还是父王大度。
无论太后当年有没有暴露秦贵妃做的事,终归没有栽赃陷害,也没有冤枉皇祖母。”
齐王道:“父王不是大度,是无可奈何,明哲保身罢了。
父王要有太后那样的本事,肯定为母妃报仇,灭掉所有的仇人,甚至自己要坐上那至高之位。”
张显臣叹口气,父王净说大实话,既然选择了相安无事,就不必自寻烦恼了。
赶紧又问:“父王,您还没说呢,万一安国大长公主真犯了那样的大罪,该怎么判处?”
齐王笑笑:“太后可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你就按律法判决。
这种大罪,只要罪证确凿,肯定是死刑。
不过,皇家大长公主可以议贵,留个全尸,毒酒白绫,任选其一。
这种大案,刑部结案后,还得陛下朱笔勾选,段家和县主她们也怪不着咱们。”
翁婿二人商量好,张显臣心中有底了。
大刀阔斧地去办案。
安国大长公主半辈子骄横,根本没想到敢有人查她,所以也没过于隐藏线索。
不过几日,刑部就摸清了情况,果然如太后说的一样。
安国大长公主二十多年来,用邪法抗衰,追求长生,害死了二百多条性命。
如今城外庄子上,还关押着十三个女孩,一个个可怜得紧:面黄肌瘦,皮肤没有一丝血色。
神情麻木,眼神空洞,都是人家砧板上的鱼肉,过了今日不知明日。
她们都是从外地牙行买来的,专门挑无根无底的,都不识字,如今又成了哑巴,问不出什么具体的情况。
不过,关押管理她们的那些人,可就惨了,张显臣动了大刑的。
那些人又不是铁打的,何苦给主子背这么大的锅,到最后都交待了。
安国大长公主这缺大德的,自己用邪术就算了,还推荐给自己的女儿。
威德县主有安国大长公主这样的娘,耳濡目染下当然有样学样,也没被教好。
为了自己的容貌和青春,也使用了这样的邪术,害死了不少女孩。
张显臣查清了案子,上奏了皇帝,皇帝气得脸色白,太可恶了。
宣王殿下也气得手直哆嗦,这个妹妹也太狠毒自私了。
你对自己和女儿如珠似宝,穷人家的女孩也是性命,不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多少有一点慈悲心肠。
齐王殿下也只剩下叹息了,他跟这个妹妹私下关系还行,之前怜她年轻守寡,多有怜惜。
如今她做下这等骇人听闻的事,当哥哥的也是没法没法的。
只能找法律一点漏洞,议亲议贵,留她母女留个全尸吧。
御史们义愤填膺,一致要求重处安国大长公主母女。
也有皇亲国戚同气连枝的人,给那母女讲情,人死不能复生,要求罚款入国库赎罪。
皇帝早跟太后商量过了,出了这样的事,几百条人命,管什么亲贵,必要重惩。
太宗皇帝生前最喜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思想,也常吟诵《荀子.王制》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其实道理都懂,真要做到这一点,会有很多的阻力。
东陈国的地盘已经够大了,可是人口数量一直上不去,兵源也在减少。
分析原因,兵源减少多因为朝廷不能再给府兵们均田。
现在世族权贵们大量兼并土地,各处没有闲置土地,各处府兵营筹集军费日渐艰难,逃兵越来越多。
还有就是朝廷的税务是以人丁为单位缴纳,但凡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主税区内的百姓就会想很多办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