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梁国盛世终章(1 / 2)

加入书签

数年后的某一天,阳光明媚,海风轻拂,潘金莲和武大郎悠闲地躺在海边的摇椅上,尽情享受着日光浴带来的温暖。然而,武大郎的眉头却始终深锁着,透露出一丝不安。

他转过头,看着潘金莲,忧心忡忡地问道:“你就这样放心地将江山交给儿子吗?你也不盯着点,万一他把这大好河山给败光了可怎么办?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可不少啊,像胡亥、杨广之流,都是前车之鉴。咱们可得慎重啊!”

海风卷着椰林的清香,轻轻掠过他们的躺椅。潘金莲手中的椰子汁,在阳光的映照下,晃出细碎的光斑,仿佛点点繁星。她侧过头,凝视着武大郎那紧蹙的眉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柔情。

她伸出手,轻柔地抚平他眉间的褶皱,微笑着说:“你呀,就是太多虑了。你难道忘了去年中秋,亦凡在金銮殿上驳回那些老臣的苛捐奏折时,说的那句‘民为水,君为舟’了吗?”

她的笑声如同银铃一般清脆悦耳,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让人不禁心情愉悦起来。她的目光悠然地望向远方,那是海天相接的地方,一片湛蓝的海洋与天空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在那遥远的海面上,几艘挂着“梁”字旗号的商船正缓缓驶过。这些商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船帆被风吹得鼓鼓的,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梁国的繁荣与昌盛。

武大郎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沙滩上有几个穿着短衫的孩童正欢快地追逐着海浪。他们的笑声和海浪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这些孩童的腰间都挂着一个银锁片,随着他们的奔跑,银锁片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仿佛在为他们的快乐伴奏。

这个银锁片可不是普通的装饰品,而是梁国推行“童安令”后,每户孩童都能领到的保命锁。这把锁中记录着孩童的个人信息资料,是他们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且,保命锁是不允许被破坏的,一旦有人违反规定,将会被视为重罪。这样一来,人贩子就很难得逞了,孩子们的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再看远处的驿站外,几个海外商人正手持新式的算盘,认真地核对账目。这种算盘是梁国最近发明的,比起传统的算盘更加便捷高效,深受商人们的喜爱。在商人旁边的告示栏上,贴着最新的商税调整公告,墨迹还带着几分湿润,显然是刚刚张贴上去的。这则公告详细地列出了各种商品的税率调整情况,让商人们能够及时了解政策变化,合理安排自己的商业活动。

他的思绪突然被拉回到二十年前,那时候的他,还是个推着烧饼挑子在阳谷县街头东躲西藏的小贩,整天提心吊胆地躲避着人们的欺负。回忆起那段日子,他不禁喉头一动,有些感慨地伸手握住潘金莲的手,说道:“是我老糊涂啦,现在的日子,可比咱们当年想象中的神仙日子还要好上许多呢。”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只见一身玄色锦袍的武亦凡翻身下马,他的身后紧跟着几个手捧着奏折的官员。

武亦凡步履匆匆地走到躺椅旁,先是恭恭敬敬地给两人行了个礼,然后满脸笑容地将一本奏折递到了潘金莲的面前,说道:“爹,娘,江南的新粮种丰收啦!亩产比去年还要多出两石呢!户部已经拟定好了文书,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新粮种。”

潘金莲满心欢喜地接过奏折,她的指尖轻轻划过奏折上那一行行清秀的字迹,眼中满是欣慰之色。然而,当她的目光落在武亦凡的身上时,却忽然注意到儿子的鬓角不知何时多了几根银丝。

她心中一阵酸楚,抬手替他拂去肩上的沙尘,柔声说道:“朝堂上的事情不用总是挂在心上,你也该学学你爹,多来这海边晒晒太阳,放松放松。”

武亦凡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四周,那些警惕的护卫们犹如钢铁般坚毅地伫立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