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战前广播(已修改,补了两千五百字)(3 / 7)

加入书签

外情况的话,他们将面临巨大的危险。

至于说年轻人大都不会用枪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在目前的情况下,也真的没办法解决。

只能是空投之后,用广播的形式来教他们了。

收不到广播的,那就只能自己去摸索了。

再或者,就是祝愿这些聚居区中能有退伍兵或者当年的老民兵,能够带领大家掌握武器的使用方法,增强防御能力。

毕竟,作为末世前禁枪最严的国家,严格的禁枪政策确实为大众提供了最为安全的生活环境,让人们能够安心地工作和生活。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严格的禁枪也导致年轻一代对武器十分陌生。

不会使用武器,在末世这种充满危险的环境当中,又成为了极大的致命伤。

之所以说是年轻一代,那是因为在九十年代之前,50、60、70的这几代人中,有很多都是在册的民兵。

就拿陆诚的父亲陆建国来说,年轻那会每年都会参加民兵训练,56半、56冲这些枪械他都熟练使用过。

有些时候还有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个别人甚至还参加过迫击炮实弹发射训练,拥有丰富的军事经验。

反观现在的80、90以及00后,很多人从小到大连真枪都没见过,更别说使用了。

真给他们一把枪,估计连保险在哪都不知道。

远的不说,就陆诚之前所在的镇政府中,那帮子年轻干部,就没一个摸过枪的。

在王柔完成第一轮播音后,广播站便将刚才的紧急消息录音,一遍接一遍的开始重播。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就是考虑到某些幸存者团体的收音机,并不是全天候开机。

只有不断重播,才能让更多的人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给他们带去希望和力量。

··················

此刻,二十公里外的兰州市城关区,惨白的阳光洒在大街小巷。

数不清的丧尸像雕塑一样,静静的伫立在原地,只有很小一部分在四处游荡着。

距离省委不远的一处小区内,一位五十余岁年纪,面容刚毅,身穿警服,佩戴一级警监警衔的男子,正站在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