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不同的命运(1 / 6)

(今天去拜了昭烈皇帝,以及丞相,还去了宽窄巷子等地,然后又去吃了老火锅。)

(回来又是十点多了,依旧是写不完,只能完了替换了。)

(我看到有些书友在抱怨,但实在是没办法,外出旅游期间,没断更已经是极限了,今早都是五点爬起来写书的,真的尽力了,还望见谅!)

兰州市,榆中县,感染者行为研究中心。

昔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轮廓依旧,但不同之处也异常显眼。

原本单薄的围墙,被加固改造成了高耸的隔离墙。

到处都是通电的铁丝网,以及密布的哨位和了望塔。

远远看上去,这里更像一座戒备森严的军事要塞。

作为研究中心唯一的对外通道,南大门外,一群身着不同形制防护服的人,正翘首望着南方的天际。

他们按照与大门及预定降落区的距离,清晰的划分出不同的防护等级。

最内层,紧挨着大门警戒线的是数名研究员和军医,他们穿着厚重的正压防护服,将自己彻底的隔绝了起来。

稍外围一点,卫生员们则穿着相对轻便,但仍然能够提供全面气密防护的次一级装备,忙碌地检查着身旁担架、急救箱和各种设备。

更远处,是驻扎在研究中心的防化战士。

他们背负着喷雾消毒装置,手持检测仪,构成了第二道安全屏障。

至于最外围,则是常规步兵,他们穿着基础的防化服,手指搭在扳机护圈上,警惕的注视着周围的所有动静。

隔离墙顶端的哨位上,执勤的战士们正在检查着qJZ-171型12.7毫米重机枪。

枪身被固定在掩体后,粗大的弹链让人望而生畏。

不远处几栋大楼的楼顶天台,多个狙击小组早已悄然就位。

他们手持高精度的狙击步,通过高倍瞄准镜,将周围的风吹草动尽收眼底。

人群侧面,是数辆ZbL-08轮式步战车,以及猛士装甲突击车。

30mm机关炮和12.7mm重机枪缓缓转动,监控着四周的旷野。

所有车辆的引擎全都处于怠速状态,低沉的轰鸣着,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