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被嘲讽了!(3 / 7)

加入书签

p> 此刻,通过无人机的光电探头,他还第一次这么清晰的观察这型飞机。

只见机场南侧的停机坪上,两架庞然大物静静的匍匐着,深灰色的涂装,线条虽然圆润,却又显得非常的威武霸气。

随着画面越来越清晰,陆诚的眉头微微蹙起,他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常。

这两架运-20的外观,似乎与他过去在新闻和资料中,以及亲身看到的型号有些许不同。

“等等,放大发动机部位。”陆诚忽然出声指示,身体不由自主的微微前倾。

操作员立刻执行命令,高清镜头直接锁定了其中一架运输机机翼下的发动机短舱。

看清的瞬间,陆诚的瞳孔微微收缩,确实有问题。

“这不是运-20A。”他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惊喜之意:“这是运-20b,没错了,是换装了wS-20的运-20b。”

听到他的话语,指挥中心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和议论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机翼下的发动机短舱上。

陆诚的脑海中像是过电影般,飞速对比着两者的技术参数,这些他在末世前早就关注过。

早期服役的运-20A“鲲鹏”,只能说是初始形态。

它装备的是四台从老毛子那里引进的d-30Kp-2发动机,那玩意的技术底子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涵道比只有可怜的2.4,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古董。

单台推力仅仅12.5吨,四台加起来才50吨。

因为心脏不够强劲的缘故,导致运-20A的最大起飞重量被限制在了190吨左右,有些“小马拉大车”的窘迫。

而且这款老发动机的高原性能衰减的厉害,在海拔5000米的地域,载重能力直接掉三成,运载50吨重的物资已经是它的极限,最大航程也就7800公里左右,难以满足洲际战略投送的需求。

说句实话,它只能算是一个解决了有无问题的过渡型号,离设计指标还有很大差距。

而且d-30Kp-2的寿命周期相对较短,维护保障压力不小。

但是眼前的运-20b,它换装了自主研制的wS-20发动机。

wS-20是共和国航空发动机工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