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中老年的夏季养生指南(2 / 4)

加入书签

奶,酸奶中的益生菌还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豆类及其制品如豆腐、豆浆、黑豆等,蛋白质含量高且易于消化,适合中老年人食用,每天可摄入50-100克。

(三)饮食清淡,健脾祛湿

夏季气候湿热,中老年人脾胃功能较弱,饮食应遵循清淡原则,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脾胃负担。可多选择一些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如薏米、芡实、山药、白扁豆、冬瓜、苦瓜等。

薏米红豆粥是经典的健脾祛湿食谱,将薏米、红豆提前浸泡,然后加水煮至软烂,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山药排骨汤以山药和排骨为主要食材,山药健脾益胃,排骨提供蛋白质,二者搭配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冬瓜含水量高,有清热利水、祛湿消肿的作用,可做成冬瓜汤、清炒冬瓜等菜肴。

(四)饮食禁忌与注意事项

中老年人夏季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冰镇饮料、刚从冰箱取出的水果等。这些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若想吃水果,可将其放置至常温后再食用。

同时,要严格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中老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过多摄入糖分则可能引发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因此要少吃糖果、甜饮料、糕点等高糖食品。此外,夏季食物容易变质,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过期的食物,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肉类要煮熟煮透。

三、起居养生:规律作息,适应环境

(一)调整作息,保证睡眠

夏季昼长夜短,中老年人应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时间。遵循“夜卧早起”的原则,晚上尽量在10点-11点之间入睡,早上6点-7点起床,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可适当小憩30分钟至1小时,有助于缓解疲劳,养心安神。良好的睡眠能使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恢复体力和精力,增强免疫力。

为了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要保持安静、凉爽、通风。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一般设置在26℃-28℃为宜,避免空调风直吹身体,以防受凉感冒。可在睡前用温水泡脚,水温控制在40℃-45℃,时间15-20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二)衣着舒适,注意保暖

夏季穿衣应选择宽松、透气、吸汗的棉质或麻质衣物,有利于汗液蒸发,保持皮肤干爽,减少痱子、湿疹等皮肤问题的发生。衣物的颜色以浅色为主,因为浅色衣物吸热较少,穿着更凉爽。鞋子要选择轻便、舒适、防滑的款式,如布鞋、运动鞋,避免穿拖鞋或高跟鞋,防止摔倒受伤。

虽然夏季炎热,但中老年人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外出时随身携带薄外套,在室内空调温度较低或夜间睡觉时及时增添衣物,防止关节受寒引发关节炎。同时,不要贪凉睡在地板上,以免寒湿入侵身体。

(三)居室环境,清洁舒适

保持居室环境的清洁、舒适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十分重要。夏季室内温度高、湿度大,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要定期打扫房间,清理灰尘,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可有效降低室内细菌、病毒浓度,改善空气质量。

可使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放置水盆等方式调节空气湿度,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为宜。过于干燥的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干燥,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湿度过高则会让人感到闷热不适,还利于霉菌生长。此外,可在室内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如吊兰、绿萝、芦荟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

四、运动养生:适度锻炼,动静结合

(一)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