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夏天如何预防热射病?(2 / 4)

加入书签

隐形杀手"的侵袭。

第一道网:打造清凉生活环境

居家环境调节是基础。许多老年人为了"省电"或"耐热锻炼"而不用空调,这是极其危险的做法。建议在高温天气保持室内温度在26-28℃之间,不一定需要全天开空调,可在早晚通风,中午至下午高温时段使用。若实在不愿用空调,至少要保持电扇运转和空气流通。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如低于24℃),这样不仅浪费能源,还会增加进出房间时的温差冲击。我的邻居李教授就有一套"梯度降温法":室外38℃时,空调先设29℃,半小时后调至28℃,再半小时至27℃,让身体平缓适应。

对于必须外出的人群,要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若必须外出,应选择阴凉路线,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穿着宽松、浅色、透气的棉麻衣物。记得2018年那个外卖小哥的热射病案例吗?他就是因为在午后最热时段连续工作5小时未休息而倒下的。

第二道网:科学补水与营养

水是天然的"解热药",但喝水有讲究。高温天气下,成年人每天应饮水2000-3000l,不要等到口渴才喝,而要定时定量补充。推荐每小时喝100-200l,选择温水或常温白开水最佳。

大量出汗时,可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淡盐水(500l水加1g盐)、运动饮料(稀释后饮用)或自制糖盐水(500l水+1g盐+15g糖)。但要注意,有高血压或肾脏疾病的人应咨询医生关于补盐的建议。

饮食方面,夏季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蔬果,如黄瓜、西瓜、西红柿等含水量高的食物。传统中医推荐的绿豆汤、荷叶粥、苦瓜等也有不错的清热解暑效果。但要避免高脂、高糖、辛辣食物,这些会增加代谢产热。

特别提醒爱喝茶的老人,茶水利尿,不能完全替代白开水。我见过一位老茶客每天喝大量浓茶却很少喝白水,结果在高温天因隐性脱水导致热衰竭。

第三道网:特殊人群的重点防护

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和户外工作者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防护措施。

对于老年人,家人应每天至少两次确认其状况,包括精神状态、饮水量和居室温度。建议为老人准备带有大按钮的简易电话或呼叫器,方便他们随时求助。张大爷出院后,女儿给他买了一个智能手环,可以监测心率和体温,还能一键呼叫。

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家长要特别注意:不要将婴儿单独留在密闭车内(即使开窗也很危险);推婴儿车外出时,避免用毯子完全遮盖车体阻碍散热;随时检查孩子后颈是否出汗,及时补充水分。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在高温天气更易出现并发症。这类人群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如利尿剂可能需要减量),并加强血压、血糖监测。我的一位糖尿病患者病友就养成了夏季每天早晚各测一次血糖的习惯。

户外工作者应实行"工作-休息轮换制",每工作50分钟到阴凉处休息10分钟。单位应提供含盐饮料和防暑药品,并组织员工学习热射病预防知识。2019年某建筑工地实施的"三避开"制度(避开高温时段、避开阳光直射、避开单独作业)就显着降低了中暑发生率。

四、紧急自救与互救:生死时速的黄金30分钟

当发现有人出现热射病症状时,最初的30分钟抢救至关重要。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就可能挽救一条生命。

第一步:迅速脱离热源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最好是空调房间。若在户外,可用遮阳伞或衣物搭建临时阴凉区。记得去年新闻报道的那个智慧外卖小哥吗?他发现同行倒地后,立即用多个外卖箱拼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