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经常熬夜推荐黄芪党参玉竹汤(2 / 4)

加入书签

,黄芪是当之无愧的主力。

党参(益气生津之臣):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它虽不如人参峻补,但补中益气之力平和而可靠,是黄芪最得力的助手,共同强壮脾胃这个“后天之本”。党参的独特优势在于生津养血。熬夜伤阴耗血,常觉口干舌燥、心悸头晕,党参能在补气的同时滋养津液,缓解干燥,间接助益心血生成。它性质平和,不易上火,对于气阴两虚的熬夜者尤为适宜,能有效改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口干舌燥。

玉竹(养阴润燥之润泽者):玉竹,又名葳蕤,味甘性微寒,质柔润,入肺、胃经。在黄芪、党参补气的基础上,玉竹是绝佳的“调和者”与“滋润者”。它养阴润燥之功卓着,如同甘霖洒向干涸的土地,能有效缓解熬夜后咽喉干痛、鼻腔干燥、皮肤紧绷、大便干结等阴伤津亏之症。其生津止渴效果明显,能迅速缓解口干舌燥。玉竹微寒之性,能温和地平息熬夜带来的虚火,且清热不伤阳,是清补的典范。它还能润养心肺,对于熬夜后的心悸、干咳有舒缓作用。

这三味药材的组合,深谙中医“补气生津”、“气阴双补”、“清补兼施”的精髓。黄芪、党参提供动力(补气),玉竹提供滋润(养阴),共同修复熬夜造成的气阴两伤。党参、玉竹的生津之力,又能巧妙化解黄芪的微温可能带来的些许燥性,使整个配伍性质平和,补而不燥,滋而不腻,非常适合长期熬夜导致的复杂虚损状态。它们协同作战,如同为疲惫的身体提供恰到好处的“能量”与“润滑”,使其重新运转顺畅。

厨房里的救赎:亲手熬制你的深夜能量汤

这碗汤的魅力,在于它能完美融入疲惫生活者的日常。无需复杂技巧,厨房便是你的疗愈所。

基础方(2-3人份):

黄芪:15-20克(若体质偏热或易上火,可略减至12-15克)

党参:15-20克

玉竹:15-20克

清水:1.5-2升

可选增味增鲜搭档:蜜枣2-3颗(增加天然甜润)、枸杞子10克(滋补肝肾,汤成前10分钟放入)、瘦肉(如猪展肉、鸡胸肉)150-200克(增加蛋白质和风味)

药材挑选小窍门:

黄芪:优选切片的生黄芪(非炙黄芪),片大、色淡黄白、质地绵韧、豆腥味浓郁者为佳。避免过于粉白或硫磺熏味刺鼻的。

党参:根条粗壮、质地柔韧、横纹清晰、断面黄白、尝之甘甜者为上品。山西潞党参、甘肃白条党参品质较好。

玉竹:选条粗长、饱满、色淡黄白、半透明感强、质地柔韧、味甘微粘的。避免颜色过深、干瘪或有酸味的。

制作流程(砂锅/陶瓷锅为佳):

1.准备:黄芪、党参、玉竹稍加冲洗,去除浮尘即可(过度清洗损失药效)。若用瘦肉,切块后焯水去除血沫。蜜枣洗净。

2.入锅:将所有药材(枸杞除外)、瘦肉(如果用)、蜜枣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

3.武火烧开: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尤其是放了肉的话)。

4.文火慢炖:转小火,盖上锅盖(留一丝缝隙防溢),慢炖1-1.5小时。时间充裕炖足1.5小时,精华尽出。厨房里渐渐弥漫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润气息,黄芪的豆香、党参的清甜、玉竹的幽淡,在蒸汽中奇妙地融合,仿佛无声的安抚。

5.收尾点睛:关火前10分钟,加入枸杞子(避免久煮破坏营养)。

6.调味享用:关火后,根据个人口味,可调入少许食盐(清淡为宜)或不加。精髓在于喝汤!药材的味道已充分融入汤中,汤色澄亮,带着温柔的浅金色泽。药材渣可弃去,也可将党参、玉竹嚼食(口感甘润微甜)。一碗温热下肚,从喉咙到胃,再到四肢百骸,仿佛被一股暖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