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秋季厨房养生食疗:应季而食,守护身心安康(4 / 4)
法。
调味之度:遵循“淡食多补”的原则。盐、糖、酱油等调味品宜少不宜多,过咸易伤阴耗水,过甜易生痰湿。善用食材本味(如南瓜、梨、玉米的甘甜),巧借天然香料(如葱、姜、陈皮、桂花)提香增味。
时辰之律:晨起一杯温蜂蜜水或姜枣茶,唤醒脾胃,驱散夜寒;午餐均衡丰富,滋养一天所需;晚餐宜清淡、易消化,如温热的粥品或汤羹,减轻脾胃负担,安神助眠。避免过晚、过饱进食。
个体之别:养生非千人一方。体寒怕冷者,可稍增温补(如姜、枣、桂圆、羊肉),减少生冷瓜果;体热易上火者,则侧重清润(如梨、藕、马蹄、银耳),慎食辛辣燥热;脾胃虚弱者,务必细嚼慢咽,选择易消化食物,粥羹最宜。如有特殊疾病(如糖尿病、痛风、肾病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食疗方案。
厨房烟火,滋养四季的序章
秋季的厨房,应是一方氤氲着温润水汽的天地。当清甜的雪梨在蒸汽中融化,莲藕在砂锅里释放粉糯,银耳在慢炖中溢出晶莹胶质,芝麻在研磨中散发醇厚香气……这不仅仅是在准备一餐一饭,更是在进行一场顺应天时的身体对话。
《饮膳正要》言:“调顺四时,节慎饮食,起居有常。”厨房里蕴藏的古老智慧,恰是“治未病”的生动实践。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身边的寻常食材,懂得因时制宜地搭配与烹制,厨房便超越了果腹之所的意义,升华为守护健康的温暖堡垒。
值此金秋,何妨暂缓步履,悉心体味厨房中的四时流转?以应季食材为笔,以锅碗瓢盆为砚,在烟火气息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健康诗篇。让每一口温润的羹汤,每一勺软糯的粥饭,都成为身体最熨帖的滋养,为身心蓄满安然度过秋冬的能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