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血战洛阳(2 / 3)
河道,里面流的不是水,而是泛着蓝光的磁砂,跟水银似的。乌木扎用刀尖戳了戳,皱眉说:"可敦,这玩意看着邪乎,怕是掺了磁砂的水银。"
突然,整条河道发出"嗡嗡"的震动声,十二尊青铜鼎从河底缓缓升起,鼎耳上的螭龙嘴里喷出磁砂,在空中交织成一幅《禹贡》九州图。阿史那云定睛一看,图中潼关的位置插着一面狼头旗,正是安禄山的旗号。她伸手解下脖子上的狼牙链,扔进河道里。链子上挂着的昆仑玉一碰到磁砂,水流竟猛地逆转,朝着相反的方向涌去。
"大家快看鼎腹!"随行的杜蘅突然激动地喊起来,他戴着老花镜,凑到鼎前仔细看着,"这是《墨子·备磁》篇!失传已久的墨家秘术啊!"众人凑近一看,鼎内壁果然刻着密密麻麻的隶书,"以磁引磁,需阴阳二钥,阳钥在火,阴钥在水......"杜蘅正念着,地窖突然剧烈震动,鼎中喷出的磁砂形成一股激流,将众人掀翻在地。
阿史那云摔在地上,抬头看见九州图中的狼头旗正在慢慢移动,朝着长安的方向逼近。她心里一紧,知道安禄山的叛军已经动身了。"快,把这些鼎的位置记下来,回去禀报陛下!"她挣扎着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磁砂,"看来,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呢。"
汴河码头,王忠嗣坐在船头,手里翻着郑虔留下的账册,越看越心惊。账页间夹着半幅绢图,上面画着汴河的河道和一些奇怪的符号,跟之前在倭国细作身上找到的徐福海图残片正好拼在一起。李光弼蹲在旁边,用陌刀挑起一具尸体:"大帅,这倭奴怀里还藏着个罗盘,指针一直在转。"
王忠嗣接过罗盘,只见指针直指河心的漩涡。老吴头站在一旁,突然拍了下大腿:"哎呀!俺爷爷以前说过,汴河底沉着口禹王钟,每逢磁暴就会响!"话音刚落,河中果然传来"嗡嗡"的闷响,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水面上浮现出许多磁砂组成的蝌蚪纹,一闪一闪的。
杜蘅赶紧凑过去,盯着那些文字看了半天:"这是《尚书·禹贡》里的九州赋!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他一边念,一边用手指在甲板上写着。当写到"泗滨浮磬"时,磁砂突然组成一个箭头,指向西北方向。
"西北方向......是潼关!"王忠嗣猛地站起来,一拳砸在船舷上,"安禄山这老贼,想通过汴河的磁脉系统,把磁鼎运到潼关去!快,派人骑快马去长安,告诉陛下,叛军要夺磁鼎,守住潼关!"他转头看着李光弼,"你带一队人,顺着河道去上游看看,有没有叛军的运粮船。我带剩下的人,去潼关支援!"
华清宫的温泉池热气蒸腾,硫磺的味道熏得人睁不开眼。杨国忠捧着酒盏,笑得满脸褶子:"陛下莫要忧心,安禄山那杂胡不过是跳梁小丑,等各地勤王军一到,立马就能把他收拾了......"他话没说完,突然僵住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酒盏。李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酒液里浮着一些细小的颗粒,在灯光下泛着蓝光——是磁砂!
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禁军统领陈玄礼的声音格外响亮:"有刺客!保护陛下!"话音未落,几十道黑影破窗而入,手中的横刀在灯光下闪着寒光。婉儿反应最快,一把掀翻桌案,挡在李琰身前。那些刺客的刀锋却像是被什么吸引了,齐齐转向杨国忠。
萧绾绾冷笑一声,甩出红绫缠住殿柱,借力腾空而起,手中的磁砂索"唰"地缠住刺客头领的脖子:"五姓七望的狗东西,也敢来刺王杀驾?"她猛地一拽,那刺客被拉得一个趔趄,面巾掉了下来。众人定睛一看,竟跟范阳卢氏的卢奂长得一模一样!
温泉池底突然浮起磁砂组成的《山河社稷图》,图中洛阳的位置正在渗血,像是被鲜血染红了。李琰盯着图上的血珠,突然想起《唐六典》里说过"磁石能辨毒",这酒里的磁砂怕是杨国忠下的毒!他反手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