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血泊忠魂(6 / 7)
1.“灞上青苗已破土,虽经霜寒,其志弥坚。”——这是隐晦告知孕事已稳,她决心已定!
2.“北风骤紧,雀鸟欲争巢于檐下,然鹰隼盘旋于外,或可驱雀而惊隼。”——这是献策!利用拔野古阿史那敏与回纥移地健之间本就存在的猜忌,制造矛盾!阿史那敏是“雀”,急于在河东筑巢;移地健是“隼”,野心勃勃想攫取更多;而唐军,就是那驱赶“雀”、惊扰“隼”的猎手!具体操作,婉儿暗示已有腹案,需借李琰之威名,以天子密旨形式,授予她临机决断之权!
李琰的目光死死钉在第二点上,手指在“驱雀而惊隼”几个字上重重划过!好一个上官婉儿!身处漩涡中心,心系全局,竟能想出如此釜底抽薪的离间毒计!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内政之才,而是洞察人心、纵横捭阖的顶级权谋!
"阿史那敏要为父报仇,夺回范阳,必急于在河东站稳脚跟,这是她的“雀性”。移地健年轻气盛,野心勃勃,想重现回纥汗国辉煌,又忌惮拔野古坐大,这是他的“隼性”。两人会盟白狼水,看似联盟,实则各怀鬼胎,互相提防…"李琰的思维如同精密的齿轮飞速转动,结合后世对游牧民族习性、部落矛盾的理解,瞬间推演了无数可能。"若此时,让婉儿假借我方之手,“泄露”一份足以证明阿史那敏意图独吞河东、甚至背刺回纥的“密约”给移地健…再伪造几起拔野古部“误伤”回纥粮队的“意外”…以移地健的多疑和阿史那敏的刚烈…"
一个极其大胆、环环相扣的计划雏形,在李琰脑海中迅速成型!风险极大!一旦失败,可能促使胡虏更快合流!但收益…足以撬动整个北疆战局!
“来人!”李琰猛地转身,声音斩钉截铁!
“陛下!”帐外亲卫应声而入。
“取朕的玉玺!黄绫!朱砂!”李琰语速极快,“再传哥舒翰、李光弼二位将军,速来御帐议事!要快!”
就在李琰准备奋笔疾书,授予上官婉儿这柄“双刃剑”般的权柄时——
“报——!!!!!!”
一声凄厉到几乎破音的嘶吼,伴随着急促的马蹄声和甲胄碰撞声,由远及近,如同炸雷般在御帐外响起!
“八百里加急——!安西——!安西军情——!大食——!大食叩关——!!!”
“轰!”李琰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手中的紫毫笔啪嗒一声掉落在黄绫上,溅起一片刺目的朱砂红点!他猛地抬头!
帐帘被粗暴地掀开!一个风尘仆仆、浑身浴血、几乎看不出人形的驿卒,在两名亲卫的搀扶下,踉跄着扑了进来!他背上插着几支折断的羽箭,胸口剧烈起伏,口中不断溢出带着泡沫的血沫,显然已是强弩之末!但他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却死死盯着李琰,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怀中一个同样沾满血污、用火漆封着的铜筒高高举起!
“…疏勒…鲁炅守使…拼死…传讯…”
“…夫蒙…夫蒙将军…奇袭…泥婆罗…成…功…斩…王…”
驿卒的声音断断续续,如同破旧的风箱。
“…然…然…”
他猛地咳出一大口鲜血,身体剧烈抽搐,眼神开始涣散,最后几个字,却如同用尽生命嘶吼出来:
“…大食…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亲率…十万…东征军…已…破怛逻斯…故垒——!!!”
“…兵锋…直指…安西…四镇——!!!”
“…疏勒…危…在…旦…夕——!!!”
话音未落,驿卒高举铜筒的手臂颓然垂下,气绝身亡!那沉重的铜筒“哐当”一声,掉落在御帐冰冷的地面上。
帐内一片死寂!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哥舒翰和李光弼刚刚赶到帐外,恰好听到了这最后的噩耗,两人脸色瞬间煞白!
李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缓缓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