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黑潮暗涌(4 / 5)
的战马,目光再次投向那座灰黄色的巨城。
强攻?木鹿城城高池深,守军精锐,粮草充足,且有阿布·穆斯林亲自坐镇。唐军虽勇,但缺乏大型攻城器械,强攻必然损失惨重,正中阿布·穆斯林下怀。
围困?木鹿城作为呼罗珊核心,储备充足,且阿布·穆斯林在东方经营多年,必定有援军从其他方向赶来。唐军劳师远征,补给线漫长,时间拖不起。
“传令!”高仙芝的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凝重的气氛,“全军!后退五里!依那片干涸河床扎营!多树旗帜,广挖灶坑!让灶烟…给老子烧得再旺些!各营轮流派出小队,至城下鼓噪挑战,箭射其城头守军!记住,只许败,不许胜!要败得狼狈!丢盔弃甲最好!”
身边的将领们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纷纷露出恍然和钦佩之色。后退扎营,示敌以弱?多树旗帜,佯装大军云集?广挖灶坑,制造炊烟旺盛的假象,让敌人误判我军人数众多?派小队挑战又佯败…这是要麻痹敌人,诱其轻敌出城?!
“大帅妙计!”副将段秀实由衷赞道,“阿布·穆斯林老谋深算,寻常诱敌之计恐难奏效。但我军初来乍到,锋芒毕露,突然示弱后退,又故意在人数上造假,再辅以败军之象…此乃骄兵之计!纵使阿布·穆斯林能忍,他麾下那些骄狂的‘圣战者’和急于立功的仆从军将领,未必能忍!只要他们按捺不住,出城追击…”
“只要他们敢出来,”高仙芝的目光如同冰封的刀锋,扫过远处木鹿城墙上那些闪动的人影,“这荒原…便是他们的葬身之地!”他要用这片看似无垠的荒原,为阿布·穆斯林精心准备的“铁壁”防线,掘开第一道致命的裂缝!
长安·大明宫·紫宸殿偏殿
烛火通明,将殿内映照得亮如白昼。巨大的沙盘占据了殿中央,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栩栩如生,西域、河中、吐蕃、南诏…帝国边疆的脉络清晰可见。李琰一身常服,负手立于沙盘前,眉头微锁,目光深邃地落在代表吐蕃高原的那片区域。
上官婉儿侍立一旁,手中捧着一叠奏报,清丽的面容上也带着一丝凝重。阿史那云则坐在稍远处的软榻上,擦拭着她那把心爱的弯刀,眼神锐利,如同随时准备扑击的猎鹰。殿内气氛沉凝。
“陛下,”上官婉儿轻声开口,打破了寂静,“安西郭昕、北庭李元忠加急奏报,吐蕃边境,兵马调动频繁!逻些城方向,粮秣辎重正源源不断运往吐谷浑故地大非川一线!其主将,正是赞普赤松德赞的亲信大将——尚结息!”
“大非川…”李琰的手指轻轻点在那片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俯瞰河西走廊的战略要地上,声音低沉,“贞观九年,卫国公在此大破吐谷浑。开元二年,薛讷在此败于吐蕃…此地,是高原通往河西、陇右的咽喉!赤松德赞…终于忍不住要下高原了?”
“不仅如此,”上官婉儿递上一份密报,“百骑司潜入逻些的密探回报,赤松德赞近日常召见其国师‘莲花生’(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历史上确曾入藏),密谈至深夜。有传言,吐蕃欲趁我朝主力西征、与大食决战于呼罗珊之际,效仿昔日松赞干布趁隋末乱世夺取吐谷浑故地之举,再次东进!其目标,极可能是…切断河西走廊,威胁我安西、北庭!”
“哼!趁火打劫!”阿史那云冷哼一声,手中弯刀归鞘,发出清脆的响声,“高原上的饿狼,永远改不了吃屎的性子!陛下,给我三万精骑,我替您去大非川,把那个什么尚结息的脑袋拧下来当酒壶!”
李琰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御案前,拿起案头另一份刚刚送达、还带着雪域寒气的密信。信封是上好的吐蕃牦牛皮纸,封口处盖着一个独特的徽记——一只振翅欲飞、爪下抓着雪莲的雄鹰。这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私人印信!
他拆开信,里面是工整的汉文,词藻华丽,语气却带着一种居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