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地火之谜(5 / 6)

加入书签

姆,扫过在火海中与叛军殊死搏杀的波斯新军战士,扫过那些奋力扑打着府库火焰的唐军士兵,最后落在高仙芝身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决绝的勇气,还有一丝……对盟友的感激与托付。

他不再多言,用尽全身力气,将那面象征着波斯千年荣耀与不屈抗争的金狮旗,奋力插向脚下燃烧着的、滚烫的石阶缝隙中!

旗帜,在血与火的炼狱中,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艰难地、却无比坚定地——竖立了起来!

深紫的底色在火光中显得格外沉郁悲壮,那头金线绣成的雄狮,在跳跃的火焰映衬下,仿佛活了过来,对着这片被蹂躏的土地、对着苍穹,发出无声而震撼灵魂的咆哮!

“萨珊!萨珊!萨珊!”

短暂的死寂后,幸存的波斯新军战士们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狂热吼声!这吼声甚至暂时压过了火焰的咆哮和兵刃的撞击!无论是重伤的巴赫拉姆,还是浴血奋战的普通士兵,眼中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灵魂!他们如同疯虎般扑向敌人,扑向火焰!

高仙芝看着那面在烈焰浓烟中猎猎飘扬的金狮旗,看着那些因这面旗帜而爆发出惊人战斗力的波斯战士,刚毅的脸上也微微动容。他猛地拔出腰间横刀,直指前方火海深处阿穆尔所在的方向,声音如同寒铁交击:

“大唐!前进!”

长安:指尖流转的乾坤

长安,太极宫两仪殿偏殿。巨大的沙盘几乎占据了半个殿堂,其上山川起伏、河流蜿蜒、城池关隘星罗棋布,赫然是整个已知世界的微缩图景!东至倭国列岛、新罗百济,西至葱岭之外隐约可见的呼罗珊、泰西封轮廓,甚至更遥远的拂菻方向也被标记出来。沙盘之旁,巨大的案几上堆满了来自各条战线的军情急报。

李琰只着一身玄色常服,负手立于沙盘前,身姿挺拔如松。殿内烛火通明,将他年轻而轮廓分明的脸庞映照得格外清晰。他深邃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刻刀,缓缓扫过沙盘上每一处关键节点。

他的手指修长而稳定,轻轻点在了代表奈良的位置,指尖仿佛还带着朱雀门前的血腥气:“冯崇已入奈良,藤原伏诛。倭皇赴长安之日,便是其国祚名存实亡之时。传令冯崇,倭国神道,可暂存其形,为我所用,以安愚氓之心。”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裁决之力。

指尖向西滑动,精准地落在呼罗珊高原尼沙普尔的位置,仿佛能感受到那里火焰的炽热和鲜血的粘稠:“高仙芝不负所望,尼沙普尔虽成焦土,金狮旗已立!查拉维亲王……是个明白人,也是把好刀。传旨嘉奖,允其以萨珊宗室之名,总督呼罗珊波斯故地,募新军,重建秩序。告诉高仙芝,站稳脚跟,下一步,目标——泰西封!让波斯人看到复国的希望,更要让他们看到,这希望系于大唐之掌!”

手指再次移动,点在青藏高原西南边缘一个不起眼的小点上:“苏海政应已入勃律。吐蕃西南的山川之秘,该揭开了。赤松德赞……”李琰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笑意,仿佛高原的寒风在唇边凝结,“你的底线,困不住朕的眼睛,更困不住大唐的雄心。百骑司绘制的舆图,将是勒紧吐蕃脖颈的第一道绞索。”

最后,他的指尖轻轻敲击在辽东半岛尖端、靠近高句丽故地的一个标记处——定火堡。关于“地火奇油”的密报正摊开在案几最显眼处。“清亮如水,燃之炽烈,杂质几无……”李琰低声自语,眼中闪过超越时代的光芒。他太清楚这种“奇油”在未来意味着什么。“王全、李忠……做得很好。传密旨:定火堡方圆百里,列为皇家禁苑!引油槽、储油池,秘密进行,万勿泄露!此物,关乎未来百年国运!”

侍立在一旁的上官婉儿,一身鹅黄宫装,气质沉静如水。她迅速而精准地将李琰的每一道口谕转化为书面诏令,笔下簪花小楷如行云流水,字字清晰,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