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烈焰余烬(4 / 5)
/p>
“陛下圣明!”阿史那云、上官婉儿以及主战派大臣们齐声高呼,声震殿宇。那老臣张了张嘴,看着李琰眼中那不容置喙的、如星火燎原般的决心,最终化作一声叹息,躬身退下。一幅以大唐铁骑席卷圣城、俯瞰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壮阔画卷,已在李琰的决断中徐徐展开。
长安的夜,深沉得如同化不开的浓墨。白日紫宸殿的雷霆震怒与尼罗河大捷的喧嚣,似乎都被这厚重的宫墙隔绝在外。甘露殿内,只余下几盏精致的宫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晕,将李琰批阅奏章的身影拉长,投在静谧的殿壁上。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龙涎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来自遥远东方的药草芬芳。上官婉儿侍立一旁,素手研墨,动作轻缓,只有墨条与砚台摩擦的细微沙沙声,衬托着殿内近乎凝固的安静。
“陛下,封锁对马之令已飞马传至登莱,薛帅回奏,水师战船尽出,已控扼所有水道要冲。”上官婉儿轻声禀报,打破了寂静,“狄公亦有密奏抵达,言新罗婢女线索已锁定数人,皆与倭国‘平城京’商馆往来密切,正在深挖。另,新罗使臣金法敏,今日午后数次求见,皆被臣以陛下操劳国事为由挡回,其惶恐之色溢于言表。”
李琰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眼中锐利的光芒在灯下闪烁:“惶恐?火烧到眉毛才知道怕了?新罗,哼,夹在大唐与倭奴之间,首鼠两端的日子过得太久了!这次,不让他们脱层皮,如何对得起登州殉国的将士!”他端起手边的温茶,语气森然,“告诉金法敏,朕没空见他!让他好好想想,他那位在长安‘求学’的妹妹,该如何自处!”
话音刚落,殿外值守的内侍监略显急促的声音隔着殿门响起:“启禀陛下,新罗公主金胜曼…求见!言有十万火急之事,面禀天可汗!”
李琰与上官婉儿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来了。李琰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宣。”
沉重的殿门无声地滑开。新罗公主金胜曼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褪去了白日觐见时华丽庄重的宫装,只穿着一身素白的新罗式襦裙,宽大的衣带束着不盈一握的腰肢。如云的乌黑秀发也未梳繁复发髻,仅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松松挽着,几缕青丝垂落颊边,更衬得那张绝美的容颜苍白如雪,带着一种惊心动魄的脆弱。她低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浓密的阴影,脚步轻得如同踩在云端,无声地走进殿内。那清雅却带着一丝哀愁的药草气息,随着她的靠近而清晰起来。
行至御案前十步之遥,金胜曼停住脚步,然后,在殿内侍立的宫女内侍惊愕的目光中,这位以高贵娴雅闻名长安的新罗明珠,竟缓缓地、无比郑重地屈膝,双膝及地,双手交叠按在冰冷的金砖上,额头深深触地,行了一个最谦卑、最隆重的稽首大礼。素白的衣裙铺展在深色的金砖上,如同一朵被狂风骤雨摧折的玉兰。
“罪女金胜曼,叩见天可汗陛下!”她的声音不复往日的清越,带着压抑的哽咽和长途奔波的沙哑,如同被砂纸磨过,字字锥心,“登州船厂惨祸,虽非我新罗王廷本意,然…确有宵小之徒,受倭奴蛊惑,勾结内鬼,酿此弥天大祸!致使大唐天威受损,将士罹难,巨舰倾覆…此皆我新罗御下不严、疏于防范之罪!百死莫赎!”
她抬起头,泪水终于无法抑制地滑落,在苍白的脸颊上留下晶莹的痕迹,目光却异常坚定地迎上李琰审视的眼神:“罪女深知,口舌之辩,难息天可汗雷霆之怒,难慰大唐英魂于九泉!新罗小邦,存亡皆在陛下念起之间!罪女身无所长,唯此蒲柳之姿,尚堪入目…”她的话语顿住,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将那惊世骇俗的请求说出口,声音低微却清晰无比,“愿…愿以此身为质,侍奉陛下左右,为奴为婢,任凭驱使!只求…只求陛下念在新罗世代恭顺,从未敢生异心,网开一面,予我故国…一线喘息之机!若有差遣,新罗举国上下,必效死力,为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