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百济明珠(2 / 5)

加入书签

冕礼!让全城的人都来见证!让上帝的光辉,洗刷一切污蔑!”他要用最盛大的仪式和血腥的清洗,来对抗东方传来的、令人窒息的压力。

波斯湾,巴士拉外海。

碧波万顷,海天一色。庞大的大唐西洋水师主力舰队,如同一片移动的钢铁森林,静静地锚泊在海湾入口处。经历了九州外海与“神风”巨舰的惊世恶战,又千里迢迢移师至此,舰队上下弥漫着一种大战之后的疲惫与休整的松弛。水手们在甲板上晾晒着被海水浸透的衣物,修补着风帆的破洞,炊烟袅袅,带着食物的香气。

旗舰“镇海号”的指挥室内,海图铺开。刘仁轨一身便服,正与几名心腹将领研究着下一步的航向和补给点。他的目光深邃,手指在海图上缓缓移动,从波斯湾的尖端,沿着海岸线向西,掠过阿拉伯半岛,指向那片被标注为“大食海”的区域,最终落在尼罗河三角洲的亚历山大港。

“都督,补给已从巴士拉补充完毕,淡水、粮食足够支撑到亚历山大。”副将王方翼禀报道,“只是…陛下旨意是让我们在此待命,等候安东都护府那边稳定倭国局势的副将前来汇合,再一同西进。我们是否…”

刘仁轨正要开口,舱门外传来亲兵的禀报:“都督!港口引水员带来一个海商,自称有要事求见都督!说是有…西海秘图献上!”

“西海秘图?”刘仁轨眉头微挑。波斯湾已是帝国水师经略的极西之地,再往西,便是大食人控制的海域和那片传说中风暴肆虐、海怪横行的“黑暗之海”了。“让他进来。”

舱门开启,一个身材中等、皮肤黝黑发亮、裹着头巾、穿着典型阿拉伯长袍的中年男子,在一个唐军士兵的引领下,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他眼神精明,带着海商特有的谨慎和讨好笑容。他对着刘仁轨深深一躬,用带着浓重口音但还算流利的唐语说道:

“尊贵的大都督!小人哈桑,常在巴士拉与信德之间行商。听闻天朝神兵天降,荡平倭奴,威震四海,小人仰慕之至!今日冒昧求见,实有…实有一份重礼献上!”他说着,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一个用防水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筒状物。

解开油布,里面是一个长长的、用上好羊皮精心鞣制的卷轴。哈桑恭敬地将卷轴在刘仁轨面前的桌案上缓缓展开。

这并非普通的海图!羊皮卷上,用细腻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描绘着远超波斯湾的广阔海域!图上清晰地标注着:

-他们所在的波斯湾。

-蜿蜒的阿拉伯半岛海岸线。

-狭长的“大食海”和雄伟的“法老运河”。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羊皮卷的最西端,越过了象征已知世界尽头的“赫尔克里斯之柱”,描绘着一片广袤的、呈不规则形状的陆地!上面用古朴的腓尼基文字标注着一个名字——“阿尔比恩”!在它的西北方,还画着几个分散的、稍小的岛屿,标注着“希伯尼亚”!

“阿尔比恩?希伯尼亚?”刘仁轨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博览群书,通晓地理,知道这是古代希腊-罗马地理学家对不列颠群岛的称呼!但这片海域,对于此时的大唐,甚至对于拜占庭和大食来说,都是充满未知与禁忌的传说之地!风暴、海怪、野蛮人…无数航海者葬身于此的恐怖传说在东西方流传。

“大都督请看这里!”哈桑激动地指着“阿尔比恩”的西南角一处海湾,“据小人的曾祖父——一位伟大的腓尼基航海者留下的笔记记载,穿过可怕的海峡后,向西北航行,忍受数月的风暴和迷雾,便能抵达这片土地!这里…这里盛产一种奇特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白锡’!还有…还有比最黑的夜还要深邃的黑曜石!这里的野蛮人部落,会用这些珍贵的石头,交换东方的丝绸和瓷器!利润…是波斯湾贸易的十倍!百倍!”

哈桑的声音充满了诱惑:“而且,小人还听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