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黄金狂潮(1 / 2)

加入书签

“乘风号”带回的黄金与确凿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冰水,瞬间在长安朝堂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论。紫宸殿内,往日里道貌岸然、引经据典的重臣们,此刻也难掩激动,声音一个高过一个。

户部尚书几乎是双眼放光地扑在地上,声音颤抖:“陛下!天佑大唐!此乃旷世之财,足以让我大唐子民三代无忧!当立即倾尽国库,建造巨舰,募集勇士,远征那黄金之地,设州立县,将其彻底纳入版图!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兵部尚书则要冷静得多,他眉头紧锁:“尚书此言差矣!远征万里,跨海越洋,其艰险远超路上征伐!粮草补给如何维持?士卒水土如何适应?当地土着若群起反抗,我军孤悬海外,如何应对?更遑论航线漫长,若遇风暴,或遭敌对势力海上拦截,则血本无归,损兵折将!此举太过冒险!”

工部和将作监的官员则兴奋地讨论着如何改进船只、设计更适合淘金和驻军的器械。而礼部和一些清流官员,则忧心忡忡地提及“重利轻义”、“与民争利”、“恐引天怒”等儒家训条。

李琰高坐龙椅,任由臣子们争论,脸上看不出喜怒。直到声浪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杂音:“黄金,朕要取。然,朕不要竭泽而渔,更不要得不偿失。”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已初步标注出黄金之地大致位置的寰宇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南海方向:“传朕旨意:升格‘南海勘探司’为‘南海都护府’,张谦擢升为都护!首要任务,并非大规模移民开采,而是稳固航线,建立前沿据点!”

“其一,”他目光锐利,“由将作监牵头,岭南道水师配合,于广州、泉州、交州三地,设立‘远洋船政司’,全力建造、改进适合远洋航行与作战之新式舰船,并大规模招募、训练水手、导航员及可进行登陆作战之水师陆战队!”

“其二,命南海都护府,以现有力量,即刻着手,在通往黄金之地的航线上,选择关键节点,如海峡、大型岛屿、避风良港,建立补给站和武装据点,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确保航线安全!”

“其三,准许南海都护府,对沿途愿意归附之土着部落,给予册封、贸易优惠,对阻碍航道、敌意昭彰者,可施以雷霆手段,剿抚并用!”

“其四,鼓励民间海商,组建船队,探索南方海域,朝廷可提供海图、低息贷款乃至武力护航,所获财富,朝廷抽解三成,其余皆归其所有!朕要让这万里海疆,遍布我大唐的商船与战旗!”

这道旨意,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以国家力量为主导、鼓励民间参与、步步为营的海洋扩张战略。它没有盲目地倾巢而出,而是着眼于长远控制和可持续开发。一股面向海洋的“黄金狂潮”,在帝国的最高意志推动下,正式拉开序幕!

就在波斯国债陷入僵局、安苏娜女王焦头烂额之际,大唐发现海外黄金之地并即将大力开拓海贸的消息,如同一声春雷,传到了泰西封。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波斯大商人,尤其是那些长期经营印度洋贸易的家族,立刻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大唐的远洋船队需要补给,需要熟悉印度洋航线的向导,更需要将黄金之地的财富转运回国的中间商!而波斯湾的港口,正是这条新兴黄金航路上的关键枢纽!

几乎是一夜之间,原本滞销的“波斯债”被抢购一空!商人们争先恐后地将资金投入港口扩建、仓库建设和船队组建中,希望能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海洋盛宴中分一杯羹。波斯的财政危机,竟因万里之外的一场黄金发现,戏剧性地得到了缓解。

安苏娜女王抓住机会,顺势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海上贸易的法令,并借助这股东风,顺利发行了第二批债券,用于进一步扩编和装备新军。她站在王宫高处,望着底格里斯河上陡然增多的帆影,心中感慨万千。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