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预言与海图(2 / 3)

加入书签

难,更让陛下对殿下心生疑虑。臣妾罪该万死。”她抬起泪眼,我见犹怜,“臣妾愿向长生天起誓,心中唯有殿下,绝无二志。为证清白,也为让殿下不再为难,臣妾恳请殿下……允许臣妾皈依佛门。”

李琮大惊:“爱妃何出此言?!”

拉什米卡泣道:“臣妾入宫以来,深感大唐文化博大精深,尤慕佛法精微,能安心宁神。若臣妾潜心向佛,一来可堵悠悠众口,证明臣妾无意权势,只求心灵归宿;二来,臣妾可为殿下、为陛下、为大唐国运日夜祈福,祈求佛祖保佑,化解纷争。如此,或能稍减臣妾之罪,亦能让殿下不再因臣妾而受非议。”

这一招以退为进,堪称绝地反击。她主动提出皈依佛门,既显得与世无争,洗刷“惑乱储君”的嫌疑,又将自身置于佛教的保护伞下。在大唐尊佛的背景下,即便是太子妃,也不敢明着对一位“诚心向佛”的良娣逼迫过甚。同时,她巧妙地将自己的命运与“为大唐祈福”联系起来,赋予了自身新的价值。

李琮看着眼前泪人儿般的爱妃,心中又是怜惜又是愧疚,更有一种被她“牺牲自我”所打动的震撼。他扶起拉什米卡,紧紧拥入怀中:“爱妃何必如此!你的心意,本宫明白了。皈依佛门……也好,就在东宫僻静处设一佛堂,你带发修行,静心礼佛。本宫定会护你周全,不让任何人打扰你清修!”

拉什米卡靠在李琮胸前,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她成功地为自己找到了一层保护色,暂时稳住了摇摇欲坠的处境。东宫内的暗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拂林,君士坦丁堡,大皇宫。

安苏娜女王反复阅读着索菲娅的密信,纤细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信中的内容,与她最初的期望相去甚远。没有获得关键的技术,没有达成平等的盟约,反而是一个让她承认大唐霸权、屈膝求存的建议。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女王阴晴不定的脸庞。她走到窗边,望着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岸亚洲的土地,那里正面临着大食人越来越大的压力。国内的元老院争吵不休,国库因连年征战而空虚,北方的保加尔人蠢蠢欲动……帝国的荣光,似乎正在一点点褪色。

“难道……罗马的骄傲,真的要在我手中终结吗?”她喃喃自语。

沉默良久,她终于转过身,对等待已久的宫廷书记官下令:“以我的名义,起草一份给大唐皇帝的回信。语气要极其谦恭,表达我对大唐文明的无上仰慕和对皇帝陛下英明神武的深深敬佩。提出,我们希望派遣一个规模更大的、由学者、艺术家和工匠组成的使团前往长安,进行长期的学习和交流。同时……试探性地询问,如果拂林愿意尊大唐为宗主国,并在西方协助大唐推行其……‘寰宇秩序’,大唐能否在军事上,提供一些……有限的、非直接出兵的支援,比如,派遣军事顾问,或者……出售一些非核心的防御性武器图纸?”

这是一个艰难而屈辱的决定,但也是一个务实的、在绝境中寻求生机的决定。安苏娜女王,这位骄傲的罗马继承者,终于开始低下她高贵的头颅,向东方升起的太阳,献上她的妥协。

与此同时,一份来自遥远东海的奏报,跨越重洋,送到了李琰的案头。奏报来自一支探索东方海域的船队,他们根据前人模糊的记载和星象导航,一路向东,发现了一系列巨大的岛屿链(指阿留申群岛或千岛群岛),并最终望见了一片广袤无垠的、从未在任何典籍中出现过的巨大陆地!

奏报中描述,那里有高耸入云的山脉,有无边的森林,有各种奇特的动物(如熊、麋鹿),还遇到了皮肤泛红、发色漆黑、以渔猎为生的土着居民。船队因补给不足未能深入,但带回了粗糙的海图、一些当地的特产(如巨大的皮毛、奇特的羽毛)以及几个愿意跟随而来的土着向导。

李琰看着这份奏报,眼中爆发出前所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