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亲近宋家(1 / 2)
凌云大师听完他的分析,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那抹高深莫测的笑意似乎加深了些许。他指尖停在一颗念珠上,声音愈发缥缈,裹着禅机:
“池鱼见网,知在水中央,却不见执网者立於岸上。你见宋,只见其形,未见其神;只见其位,未见其势;只见孤木,未见…其赖以扎根之整片山林。契机不在眼前之职,而在其…所能贯通之脉络。言尽于此。”
说罢,他再次垂眸,仿佛神游天外,不再多言一字,只留下那一个“宋”字和一番云山雾罩的话。
他还想再追问几句,却见凌云已然闭上双眼,面容沉静如水,俨然一副入定之态。他只得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脸上挤出一丝讪讪的笑意,转而问道:“大师,觉得此处……可还如您心意?”
凌云并未睁眼,只是微微颔首,声音悠远平和:“甚好。山深庙古,清幽雅静,于涤荡尘虑、滋养贫僧之佛心,大有裨益。”
刘宁峰闻言,脸上立刻堆起恭敬的神色,连忙道:“大师满意就好,能入得大师之眼,我这心里也就踏实了。”
他稍作迟疑,又试探着问:“大师日后……可是要长居于此了?”
凌云缓缓睁开眼,目光深邃地望了一眼窗外的苍翠山林,淡淡道:“京城名利场,纷扰过甚,于贫僧修行大为不利。故而才劳烦刘施主代为寻觅这一方净土。天南之地,山灵水秀,隐有龙脉之气汇聚,乃是不可多得的聚灵之所,于此感悟无上佛法,正当其宜。”
刘宁峰脸上绽开真诚的笑容:“大师若能长居天南,那真是太好了!”
他这话倒是由衷而发——有这样一位能窥探天机、点拨迷津的人物常驻自己的势力范围,无疑是一大助益。
凌云却似是看穿了他心中所想,语气淡然超脱:“贫僧自有自知之明。有时退一步,非是怯懦,反胜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更何况在那是非之地的京城呢?”
刘宁峰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大师所言极是。京城之中,但凡提及大师名号,众人皆是讳莫如深,态度微妙。来到天南,大师的确能逍遥自在不少。”
凌云单手立掌,微微欠身:“此番能得此清净道场,贫僧亦要多谢刘施主奔走周全。”
刘宁峰见谈话已毕,便起身告辞:“大师既已安顿,我便不多打扰清修了,先行告辞。”
待那辆黑色奥迪的引擎声逐渐远去,最终彻底消失在盘山路的尽头,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
先前那两位身着禅衣的妙龄女子悄然步入,她们伏身于地,姿态极为恭谨。望向凌云的眼神中,比之前更多了十分的敬畏与崇拜——连这般封疆大吏的一方诸侯,都要亲至山中,对大师如此恭敬请教,大师的深不可测,在她们心中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凌云的目光落在兰彩儿身上,深邃难测:“彩儿施主,你所忧之事,如朝露遇阳,顷刻便消。那部戏的女主角之位,已然是你的因果,无需强求,自会落在你的手中。”
兰彩儿纤细的眉蹙起,艳丽的面容浮上一抹焦虑,她有几分不自信:“可是大师……宋宁雅,她也在全力争取这个角色。她背后是宋家,人脉财力都不是我能比的。我……我怎么争得过她?”
凌云并未因她的质疑而有丝毫动容,依旧那副超脱尘外的模样,只是语气中多了些不容置疑的定力:“贫僧所言,便是因果。你若信贫僧,便无需忧虑纷争,只管依心而行,那角色自然会是你的。”
这话仿佛有魔力一般,瞬间驱散了兰彩儿脸上的阴霾。她眼中绽放出惊喜的光彩,笑容瞬间明媚起来,连忙许诺:“若真如此,大师便是我的大恩人!我一定给宝刹捐一笔丰厚的香火钱,重塑金身!”
凌云闻言,却缓缓摇头,唇角噙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浅笑,目光扫过这间奢华的禅房,意有所指地道:“香火供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