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全面开工(1 / 2)

加入书签

孙哲文和李国栋已然忙得如同高速旋转的陀螺,几乎无法在办公室安稳坐上一刻。他们不是在省城海城参加各种重要的协调会议,就是奔波在前往海城开会的路上。

这一切高强度的筹备工作,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目标:开县撤县设区。这意味着开县即将正式成为海城市辖的第七个行政区,也将是其中距离海城主城直线距离最远、但战略地位全新的一个区。

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对此项工作给予了极高重视。省长刘宁峰和常务副省长宋林捷多次亲自主持并参与相关会议,足见其规格之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议题中,连接开县与海城之间的交通瓶颈问题,被尖锐地摆上了桌面。

目前,开县与海城之间仅依靠两条道路连通:一条是高速公路,但其名为“开县”的出口实际距离开县城区尚有十八公里之遥,实用性大打折扣;另一条则是年代较早的省道,仅为双向两车道标准,早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行需求。

对于已被明确定位为“海城都市圈最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和“天南省旅游中转枢纽”的开县而言,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显然严重不匹配,成为了制约发展的最大短板。

为此,省交通厅等部门在会上正式提出了一个关键解决方案:规划并尽快修建一条从海城主城区直达开县城区的快速路(很可能采用一级公路或城市快速路标准),以实现两地的高效互联互通。

而宋林捷却提出了,要搞就搞好,要一劳永逸,更是提出了从海城直接到新机场的高速路,以及将海城的快铁延伸到开县的想法。

此言一出,全场震惊,这些如果审批通过,这将意味着,开县将有两条高速经过,一条快速路,还有一条快铁,以及老路的省道。

到了这个层面,项目的决策和推动力量已远超县一级的范畴。孙哲文和李国栋虽然全程参与,但在此类省级甚至需要国家部委支持的宏大规划面前,他们更多是作为执行信息的接收者和地方情况的汇报者,已然说不上话了。

有了省级乃至更上层的强力支持,这些关乎区域发展命脉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规划和落地已不再是开县班子能够主导解决的了。

孙哲文作为一名关键的参与者与建设者,亲身推动并见证开县迎来如此历史性的转变,他感到无比振奋与自豪。

然而,在一片向好的大势之中,却有一件私事让他颇感头疼。按照宋家老夫人的意愿,他本应与宋宁雅在今年完婚。

但眼下开县正处于千头万绪、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各项工作压得他喘不过气,显然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筹备婚礼。

他为此特意打电话给宋宁雅商量,探讨将婚期推迟的可能性。

宋宁雅听完他的解释,反应却颇为平淡,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情绪,既未明确赞同,也未强烈反对。她只是淡淡地表示,她会去和老夫人沟通一下。

那次谈话之后,宋宁雅却迟迟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老夫人那边是何态度?婚事究竟要如何安排?这一切都悬而未决,成了孙哲文心中一个不大不小的牵挂。

天南机场集团的率先入驻,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开县激起了层层波澜。其负责建设的海城第二机场项目,直接投资将是天量。

如此庞然大物落地开县,自然与开县当地的两位“父母官”,县委书记李国栋和县长孙哲文,少不了频繁的接触与协调。

机场建设跨度长达数年,后续运营管理更是长久之事,这意味着开县上下各个单位、各个层面,都将与这个巨型项目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机场的动工,标志着开县正式驶入了超高速发展的轨道。对于主政开县的孙哲文乃至李国栋而言,这既是巨大的机遇,也隐含着一层微妙的处境:他们很可能成为开县飞跃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