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后的清晨,海田小学沐浴在一片澄澈的阳光里。空气中还残留着雨水的湿润,混合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气息,仿佛一切都经过了彻底的洗礼。
武修文站在六年级一班的讲台上,目光扫过底下那一张张稚嫩却带着几分躁动不安的脸庞。昨夜惊心动魄的一切:呼啸的海风、颠簸的渡船、黄诗娴苍白无助的泪脸,还有那个被电话骤然打断的、几乎要冲口而出的秘密……仍像潮水般在他心头起伏。然而,当他看到坐在教室后排那个总是低着头、名叫小海的男孩时,一种更为深沉的责任感迅速压下了内心的波澜。
小海的父亲是一名常年在外的渔民,母亲身体孱弱,家庭的重量过早地压在了他沉默的肩头。他的数学作业本总是大片空白,像他紧闭的心门。武修文之前尝试过几次沟通,收效甚微。但此刻,武修文看着他,忽然想起了昨夜在狂风巨浪中,自己是多么渴望能抓住一点确定的东西,多么需要一种坚定的力量。这些孩子,他们的世界里或许没有那样惊涛骇浪的夜晚,但他们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迷茫和暗礁。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打开教案,而是将目光投向窗外湛蓝如洗的天空和那棵被风雨冲刷后愈发青翠的大榕树。
“同学们,”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瞬间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昨天晚上的风很大,浪很高。老师坐着船,在海上前行的时候,心里其实也很害怕。”
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惊讶地看着他,从未有老师会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害怕”。小海也微微抬起了头。
“但是,”武修文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格外明亮,“当我们害怕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是闭上眼睛任由风浪摆布,还是努力去寻找灯塔的光芒,握紧船舵?”
学生们面面相觑,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