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敲定劳务合作大方向(2 / 4)
,有钱吃饭就行了,但春节前要有资金安排。对!”
:办公室里再次安静下来,窗外的阳光移动着位置,在水泥地上投下窗棂清晰的影子。
三页纸的手写稿,他边看边琢磨,足足又过了有五分钟,于永斌才放下稿子,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抬起头,脸上不再是刚才签协议时的爽快笑容,而是换上了一副更为深沉、带着商人谈判时特有精明的表情。
“老弟,”于永斌身体微微前倾,手指点在那份草稿上,“工程队领导考虑得很周全啊!这框架,大的方向我完全认同!”他先捧了一句,接着话锋一转,“不过呢,具体到几个小细节,咱们可能还得再推敲推敲,都是为了后面合作更顺畅,是吧?”
江春生早有心理准备,知道亲兄弟明算账的道理:“你请说。”
“首先,是这个工价。”于永斌的手指重点点了几下“工价结算”那条,“按你们工程队制定的分项人工定额工日单价结算,这个原则没问题。但是,江老弟,”他压低了声音,带着推心置腹的诚恳,“这定额价吧,它是个死的,是上面定的。可我们这队伍,它要干活啊!我表哥那边带的人,都是实打实的好劳力,肯下死力气,技术也过硬,他们背井离乡出来,图啥?不就图多挣几个辛苦钱嘛!这定额价,有时候它……它可能跟实际的市场行情,特别是熟练工的实际价值,有……嗯,比较大的差距。”他观察着江春生的表情,“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在具体操作上,给个灵活点的空间?比如,在保证质量进度的前提下,能不能考虑点上浮空间?也就是说某些技术性强的环节,工价稍微上浮那么一点点?这样,工人的积极性才能完全调动起来,你们工程队也受益,对吧?”
江春生心里清楚于永斌的顾虑。他不动声色:“你说的工人积极性问题,我们理解。老兄,你可能对我们这个行业的结算方式还不够了解。定额工价是依据行业标准和项目预算制定的,是结算的基础,这个不能改变。不过,实际上,一个工程做下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工费都集中在有量化结算依据的上面。比如砌石头,按质量要求完成的多工资就高。技术熟练的一天完成三个立方,不熟练的一天只完成了两个立方,那他们的报酬就已经有了差距。但这个具体分配的管理,在你们队伍的内部,我们只看整体。施工路基石灰土也是一样的道理,从灰土拌和到上路摊铺成型,我们都会按立方结算,单价也会是按照市场行情制定的,定额价只是作为参考,也就是说这一大块走的是协议价。而真正执行定额价的,只有点工这一块。”
江春生喝了一口水,润了一下嗓子,继续介绍道:“点工这一块的人工费不会很多。主要集中在我们甲方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临时用工又无法量化计酬而不得不发生的事项上,也就是按量计酬之外的需要按签证计酬的事项。通常我们用的这些签证形式的点工十分有限,而且队里还有严格控制点工的相关规定。所以,工程上所发生的签证点工,实际上在最终结算时,我们也会考虑到定额工价与市场用工价的差价,给与上浮一定的比例。这也是为了提高服从我们的安排,去干点工活的工人的积极性。——老兄,在这一条后面括号里面的内容:‘具体单价需后续商定,但会参照公路部门标准和市场行情执行’,就已经考虑到了你提出的问题。”
于永斌认真听完江春生的解释说明,摸着下巴沉思起来。过了一会儿,他缓缓点头:“老弟,你说得在理,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全。那这工价的事就按你们的方案来。”
江春生松了口气,笑着说:“于总理解就好,咱们合作肯定奔双赢的目标去的。”
“我相信!我相信!“于永斌连连点头,随后,他继续指着“人员管理”说道:“另外啊,这一条,关于提供人员花名册没问题。不过,老弟,你也知道,民工流动性大,有时候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