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土场古墓终显形(1 / 4)
五月二十三日下午一点整,207国道临江段东线改造加宽工程项目部,阳光炙热,空气中弥漫着尘土与水泥混合的气息。刘德才副队长站在四台混凝土搅拌机前,抬手看了看腕表,深吸一口气,高声喊道:“开盘!”
一声令下,水电负责人牟进忠带领的四名搅拌机操作员各就各位。机器轰鸣声瞬间打破了午后的宁静,两新两旧四台滚筒式混凝土搅拌机同时启动,滚筒缓缓转动,发出沉重的金属摩擦声。
江春生兴致勃勃地站在一旁观摩,牟进忠肩挎帆布工具包,站在他身旁介绍道:“江工,你看,这边两个小伙子是刘队长新招来的临时工,都是段里老职工的子女。前几天刚培训了两天操作技巧。那边两个以前在襄松桥操作过搅拌机,也是段里子弟,有些经验。”
江春生默默点头,目光跟随着周永昌安排的后场人员。他们正按照景康义立在搅拌机旁的混凝土配合比牌上的标准,分别将砂子、卵石以斗车定量装车都和两袋水泥一起倒进料斗。在搅拌机操作人员的控制下,进料、干拌、注水拌匀后出料,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很快,第一辆神牛-25拖拉机的车厢就被两滚筒的混凝土装满。“突突突”,司机一催油门,拉着水泥混凝土向路面的卸料点开去。紧接着,另一辆神牛-25拖拉机空车倒进了接料口……
江春生观看了半个多小时后,抹了把额上的细汗,决定去路面上看看实际浇筑情况。他骑上那辆老永久自行车,来到与松江市的分界点——路面水泥混凝土的浇筑就从这里开始。
在平整的石灰土路基上,两条用20公分槽钢相对支出了长约200米、宽3米的钢模浇砼带,神牛-25拖拉机正将拉来的混凝土浆料,一车车的沿着钢模往前卸。景康义和周永昌都在现场指挥摊铺与振捣。江春生看见了他熟悉的周永昌的得力干将老三也在,他依然是带班的角色,带领着十多人,拿着铁锹、铁扒等工具快速将卸下的混凝土摊平,然后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最后以架在两边钢模上的震动梁扫平提浆,后面还跟着两个技术工拿着长长的木条,将混凝土表面进一步抹平,等待水泥混凝土初凝后,再二次收面。
现场热火朝天,机械轰鸣,尤其是两台插入式振动棒的啸叫声异常震耳。江春生趁着震动棒暂停的间隙,找到景康义询问:“景工,浇筑混凝土的原材料按要求都要采用2-4级配碎石,现在用的是长江里的鹅卵石,石子一个个光滑圆润,抗折能达到要求吗?”
景康义抹了把额头的汗,解释道:“在我们县境内,基本上不出产大批量碎石。若要用碎石,都必须从北边的邻县采购,这样一来,运输成本太高。我们的地产材料就是长江里的卵石,而且价格低廉。道路混凝土没有桥梁的建设要求那么高,设计强度等级为300号。我们料场现在的混凝土配合比,就是总段试验室以卵石为骨料,经过反复抗压抗折试验后得出来的,抗压抗折都能达到设计要求。”
“哦!”江春生点点头,接着,又向景康义请教了一些浇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要点后,才心满意足的骑车返回项目部。
一到项目部,他就看见拖杨成新推土机去土场的平板车已经来了,杨成新正在启动推土机。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江春生心中甚安。
次日清晨,江春生直接骑车来到城北凤台村土场。五月下旬的太阳已经显露出夏日的威力,昨天晒了一整天,整个土场的取土面已经干硬,颜色变成了灰白色。
于永斌早已到达土场,正看着三个班组长带领几十个农民工做筛土前的准备。昨天傍晚,段机料股已经按胡文的要求,送进来了四卡车生石灰。倪建国连夜对生石灰进行了浇水消解,四大堆石灰到现在还冒着丝丝白气。
不远处,两台红彤彤的推土机正从村委会的方向那边,在田野中朝土场开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