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6 / 7)

加入书签

道:

    “静姑娘可识得义和公主么?”

    听到萧琬言及‘义和’二字,宁静身子不觉一怔,陡然间目光又充满了戒备的神色,似乎是萧琬一语触及到了宁静心中紧绷着的一根弦。

    瞧着她的反应,萧琬便知道,她与义和应该是认识的,而且交情匪浅。

    义和公主便是从宗亲之中选出来的一位郡主,后来被封为公主,赐号“义和”,以皇室公主之礼,远嫁突厥和亲,换来了北魏与突厥边境几年的太平相安。

    当年护送这位公主出关之时,这位义和公主曾给萧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位姑娘明明知道自己此番和亲,不仅要漂离故土,远嫁番外,还有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再回归中原了。

    可她的脸上却没有一般女子的哭啼怒骂,而是静静地朝南面跪下扣头行礼,像是在和亲人道别一般,礼毕后又捧了一培故国黄土,说是留个念想,最后头也不回地上了马车,远嫁突厥了。

    看着那和亲队伍逐渐消失在茫茫黄沙之间,那日,萧琬暗暗发誓,绝不会再让女子和亲之事,在自己眼前再度重演!

    宁静的手死死的拽着那方丝帕,努力克制着言语之中的激动与愤恨,言道:

    “殿下如何认识‘义和’的?”

    宁静不愧是位聪慧的女子,听得萧琬那般一问,便隐约猜出了萧琬极有可能认识义和公主。

    萧琬以边关守将的身份,保护过和亲队伍三天,直至他们安全通关为止。

    在这几天里,萧琬无意间结识了这位义和公主,义和公主天性率直,与人相处也贵乎坦诚,她们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相处,却仿佛认识许久了一般。

    萧琬是边关守将之事自然是无法对宁静提及的,只能将这段掩盖不提,言道:

    “义和公主出嫁之时,琬儿曾与之有过数面之缘,她曾告诉琬儿,她还有位至亲姐姐,因为出嫁之事太过匆忙,她来不及向她的姐姐拜别辞行,便托我给她的姐姐带句话。”

    宁静来不及细想这当中是否别有隐情,她现在只想知道,义和让萧琬传达的,究竟是一句怎样的话,是怪她没及时回来救她的话么?还是以后都不愿再见的话语?

    一想到这,宁静看起来瘦弱的身子,便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她,让你传达的是一句怎样的话?”

    最后,宁静还是问出了口,如果这是罪,她心甘情愿承受。

    听到这样的询问,萧琬知道了,原来宁静当真便是义和的姐姐,这般说来,义和也是贤王萧衍收养的义女了。

    萧衍不惜让宁静的妹妹顶替了前往突厥和亲的郡主,行此李代桃僵,瞒天过海之计,难道萧衍早已将目光放在了漠北突厥那儿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