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流年不利(6 / 7)

加入书签

; “那倘若要陛下去攻打一个国家,陛下会愿意吗?”

    “为何要去攻打一个国家让刀兵四起,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呢,这是不义之举啊!”

    “这般说来,陛下也绝不会愿意发动战争了,是么?”

    惺帝思忖之后,点了点头,言道:

    “是的!”

    “那么,陛下,若是杀一人可安万民,那陛下会杀此人么?”

    “这……”

    “若是攻打一个国家是为了解救一国百姓,那陛下是攻打这个国家还是不打?”

    “……”

    “若是可以用战争来结束战争,那陛下会愿意发动战争吗?”

    “……”

    惺帝沉默了。

    “这便是微臣所言及的,大仁与小仁之间的区别,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这也是仁,天子之仁。”

    “乡里有一恶霸鱼肉百姓,一义士将其击杀,县衙拿人到案,县官应百姓所请,判此人无罪当堂释放。县官上司知晓之后,以乱法之罪将此县官斩首示众。陛下以为,县官所谓是否仁义?而那上司所为,又是否不仁?”

    “既然是百姓所请,不是应该顺应民心么?义士为民除害,县官此举,当属仁义,而那上司如此不顾情面,妄杀好官,此举自是不仁了。”

    “陛下,百姓心中自有公义二字,可却忘了王法当前。县官所行,便是怂恿将义气之举凌驾于国家律法之上,其导致的结果,便是有人以行侠仗义为名,到处杀人。这,便是乱法,故而,这县官该杀!”

    “所以,陛下对这上司当仁,而对那县官,却该不仁,这便是当仁与不仁的区别。”

    惺帝从未想得如此深远,今日这番言谈,足以让他收益终身了。

    “太傅所言,令朕受益匪浅,虽还有不甚明了之处,但朕会细细思量的。”

    看到惺帝如此敏而好学,我也颇为感动,点了点头,随即言道:

    “至于陛下所问,该如何成为一个好皇帝,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怕得由陛下自己去寻找了。”

    惺帝的目光中突然有了一丝迷茫,他似乎无法看到前进的方向。

    我微笑着看着他,似在给他鼓励,言道:

    “陛下请安心,在陛下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臣等都会一直守护在陛下身边,一直等到陛下找到那个问题的答案为止。”

    惺帝闻言,备受鼓舞,笑逐颜开,点头应承道: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