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陈王求见(2 / 3)
有利可图,才能刺激生产。”
李世民道:“我打算贞观十七年兵攻打高句丽,按照你说的试点,那得明年才能开始,伊吾和天山两地,试点的范围是不是太小了?”
李承乾沉默片刻:“父亲,老祖先给的经验,新政策推广,要先试点,看收益情况,若产出大于成本投入,则因地制宜的推广,反之就要及时止损,考虑新的出路。
伊吾和天山统共一百顷土地,也就是一万百亩的白叠,这个数额的田亩,投入和产出可以有一个明确的数值比较,得失一眼就能看出,亏损的话朝廷承担的财政压力也不会太大。
按父亲的意思,全面在安西推开,一旦亏损,巨大的财政压力就会压得朝廷喘不过气来,到时候朝廷就要做好给整个安西兜底的准备。
廷的财力若是不能兜底,那很可能就要被迫放弃安西,让安西内部消化风险,朝廷等待下一次动战争夺回来。
所以,臣觉得还是要试点,这样稳妥。”
李世民微微一笑,很满意承乾的回答,他对承乾的要求,就是守成之君。
“父亲,臣觉得打高句丽也不能急于求成。”
李世民笑道:“我是不愿意把这个麻烦留给你,所以想在有生之年弄死高句丽,就算不能完成灭国,那也要伤一伤它的元气。
这样的话,你登基之后对外的战争压力会小很多。
白叠种植,不是一道政令这么简单,需要有人落实。”
“杜荷!”
李承乾毫不犹豫将杜荷推了出去:“杜荷之前就在西州任职,他在那里的第一年,已经开始推广白叠种植,因为与城阳的婚事,他才被召回长安。”
李世民道:“城阳今年十一岁了,按照我原本的想法,她和高阳在今年,一个嫁入京兆杜氏,一个嫁入清河房氏。
不过你非要拦着,一定要两个妹妹满十五岁出嫁,这才将婚事耽误下来。”
“十一岁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实在是太小了。”
李世民道:“太史局那边的天象之说,暂时拦住了婚事,那就等到两位公主满十四之后,在说天象易变,适宜完婚。
一年的准备,刚好十五岁嫁人。
在这期间,把杜荷送去安西干三年,回来之后准备和城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