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贞观太子的废立(3 / 5)
然大笑”
,与会诸人也是“合坐欢跃”
。
儒道释争端,自古以来,都是极其残酷的,李承乾主持学术交流,合坐欢跃,说明他这个时候精神还没有出现问题,是个很正常的人。
并且,能权衡儒道释之间的关系,再次证明,李承乾不是废物。
针对李承乾的政治活动,李泰立刻起攻势,以下为《旧唐书·太宗诸子传》原文:苏勖以自古名王多引宾客,以着述为美,劝泰奏请撰《括地志》。
泰遂奏引着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就府修撰。
贞观十二年,王珪上疏,请求李世民取消三品以上见李泰下拜的特权时,《旧唐书·魏征传》原文记载,李世民是这么说的:“国家所以立太子者,拟以为君也。
然则人之修短,不在老少,设无太子,则母弟次立。
以此而言,安得轻我子耶?”
人生寿夭难期,万一太子不幸,安知诸王他日不为公辈之主!
何得轻之!
这句话《资治通鉴》里的,权当是司马光黑李世民。
《旧唐书》的这句话,跟《资治通鉴》那句话是一个意思,就是太子哪一天死了,李泰就是你们的主子。
合理怀疑,应该是司马光化用过来,只是比旧唐书要露骨一些。
贞观十三年,这一年生了另一件事情,太子拜师宴房玄龄放鸽子。
如果李世民真的没有废太子的意思,这个时候他就应该多少给房玄龄一个教训,但李世民没有对房玄龄做出任何处置。
或许是出于补偿的心理,李世民下诏设立崇贤馆。
根据《旧唐书》记载,泰潜有夺嫡之意,招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二十余人,厚加赠遗,寄以腹心。
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相继摄泰府事,二人俱为泰要结朝臣,津通赂遗。
对此,李承乾做出了反击,《旧唐书》这么记载的:承乾惧其凌夺,阴遣人诈称泰府典签,诣玄武门为泰进封事。
李世民的反应:太宗省之,其书皆言泰之罪状,太宗知其诈而捕之,不获。
由此可见,李承乾已经直接把玄武门摆出来,明确告诉父亲李世民,再这么搞下去,他就是第二个李建成,李泰迟早会再来一把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表示不信李泰会做这些事,下令去抓上疏弹劾李泰的人,最后没抓到。
贞观十三年之后,李承乾和之前的形象判若两人,彻底开始放飞自我。
李世民为了将李承乾拉回正途,送了一堆谏臣进东宫,并且鼓励这些人给李承乾上疏,造成的局面,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
贞观十四年,李承乾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再奢华,能奢华的过芙蓉园吗?占尽一坊之地,“居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
,园中“广厦修廊,连亘屈曲,其地延袤爽垲,跨带原隰,又有修竹茂林,绿被冈阜,东坂下有凉堂,堂东有临水亭。”
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
说实话,李承乾道德水平还是太高了,骂破防了。
不然直接上太极殿,反手弹劾于志宁诅咒国祚三世而亡,因为秦朝有三位皇帝。
贞观十四年,李世民幸泰延康坊宅,因曲赦雍州及长安大辟罪已下,免延康坊百姓无出今年租赋,又赐泰府官僚帛有差。
赦免罪犯,这个荣宠只有君主才能有。
免除赋税,可以追溯刘邦荣归故里之后,免除徭役,李泰以皇子的身份享受帝王的恩典。
这个恩典,大唐能享受的只有帝后和太子,释放出去的政治信息,就是魏王有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