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巨鹿决战26(1 / 2)
六韬曰:“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又曰:“善战者,居之不扰,见胜则起,不胜则止。”
彭脱率军击溃颜良,战后清兵点将才知损失数千人,心下大骇,急寻程昱问计,
“先生,请施以援手救我数万大军啊,汉军果然勇猛无敌,倘若一拥而上必然堤溃水伐,断然难以抵挡,请一妙计安身,愿即有以教我。”
程昱也是苦涩,他依然是再三低估黄巾军实力了,可万余精心挑选黄巾力士,招致如此惨烈结局。
在占据兵力优势、武器装备也相差不大情况下,大军短刀拼杀居然以数倍于敌上万结束,这当真令太史慈等一众将军瞠目结舌。
太史慈见程昱面露沉思,无奈叹息道;
“果真乃一群粗莽之夫,昔日失身为盗,举杆而起,今虽兵甲充沛,粮草充足,却兵散心怯,组织涣散,纪律丧失,败之有因也!
”
程昱对此默然,瞟见彭脱等人尴尬,插言道;“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汉军一路南征北战,大浪淘沙,几十万大军沉淀出精锐,历经无数血战方才出磨炼血腥刀锋,岂非寻找之师可比?”
太史慈也自知失言,跟随附后道;“程司马言之极是,有言:成败有时,不可丧志。”
程昱接着道;“诸公以群军抗孤敌,万不可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
汉军犹如行至泥沼,行坐不安,必非久屈人下者。
吾料之早有计划,皇甫嵩统领万余精兵徘徊阵外,早晚必有一战,当先寻薄弱处,先作准备,不至于尾不相顾。
有言软刀子割肉,必先堕其志也。
古言:‘君子欺之有方,难罔以非其道!
’
又言:‘君子以驱之方也,小人以驱之惰也!
’
红尘酥骨,以欲驱之,君子尚困于天时,尚且一囚徒也!
汉军心怀死志,不可争夺先攻也,攻心为下。
天下之人满腔七情六欲,因此必先软困之于金殿中,盛为筑宫室,以丧其志;
多送美色玩好,以娱其耳目;使分将士之情,忘却归亡之情,各置一方。
然后以兵击之,大事可定矣。
今汉军宛若困兽,身强体壮,斗志凌厉,可先以假言欺之,再求之于高官厚禄,承诺适可而止。
效仿昔日高祖被困白狼山,反其道而行之,引其攻伐其他,可尾随击之,此乃旷古大功也!
汉军依然穷途末路,不过一身蛮力,若今日纵之,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愿诸位熟思之。”
彭脱精神大阵,神清气爽,急修书一封,遣一能言善辩潜往汉军。
此举可谓是料敌于先,打得袁绍等人措手不及。
程昱早知张曼成意志不坚定,风吹墙头草两边倒,着实靠不住,必被功名官爵倒戈。
而于毒、白绕之辈更是狡诈,乘势夺权之辈,胸无忠义,此先不过使劲破皮,欺压乡里,趋炎附势,欺良屈恶之人,乃一小人儿,何曾有信义可言。
有利蜂拥而至,无利则一哄而散。
袁绍两万大军困于洼地无法动弹,心思焦虑,一群人忧心忡忡,愁眉不展,一副浓厚愁云。
忽得彭脱信件,众将面面相觑,各自沉默不语,岂能擅自妄谈军事,致使数万精兵付之一炬,臭名昭着于世。
因此,当袁绍向诸位谋士问策,所有人闭口不言,有许攸前车之鉴,何有勇气言敢有万全之策。
孔融也仅是一口舌凌厉之辈,一介腐儒胸无韬略,只会口若悬河大谈先贤之道,万般不能因地制宜,因势而导,变化万千。
陶谦稍有谋略,擅长权谋,军事才能不堪重任,领军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