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百官目瞪口呆(2 / 3)

加入书签

似以往,竟让那些吹毛求疵的文官,都挑不出瑕疵来!”

    ““何止是挑不出瑕疵!”旁边一位方脸阔口、声若洪钟的将军接过话头,粗豪的脸上犹带着兴奋的余红,“简直是醍醐灌顶!”

    “边军那点烂账,老子……咳,老夫在边关时就想骂娘!”

    “太子这军屯改制,开源固边,一举两得,痛快!”

    “还有那西域商路税关改制,妙啊!”

    “稅关缩减一半,可关丁税卒却可是倍增!”

    “以前那些胡商,仗着路远难管,偷税漏税,甚至仗着人多强行过关,简直成了习惯,这下好了,看他们还敢耍滑头!”

    “可不,以殿下如今这胆识,这应对,绝非昔日可比,依在下看来,太子殿下此番,怕是真的……通了窍性,有了明君之相啊!”这话一出,周围几位原本持中立甚至略微倾向于魏王的大臣,眼神都明显闪烁起来,彼此交换着充满权衡意味的目光。东宫这突如其来的强势崛起,无疑在微妙地撬动着朝堂格局的基石。

    “是啊,看来这江山后继有人……”有人小声附和,语气复杂。

    “是啊,恍惚间,还真有陛下当年之风……”一位一直沉默旁听、须发皆白的老将轻声喟叹,声音不大,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众人心中激起了更深的涟漪。

    这话分量太重,没人敢轻易接茬,但不少人眼中都流露出深以为然之色,席间竟是因此一言,而短暂地陷入一种带着敬畏的沉默。

    这正是今日朝会后,许多原本持观望、甚至对太子颇多失望的中立官员心中涌起的真实感受。

    太子的转变太过剧烈,太过耀眼。

    就如同一块被拭去厚厚泥土的璞玉,骤然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那份沉稳、那份锐气、那份面对危机时展露的从容与锋芒,让他们看到了帝国未来储君应有的气象,很多人心中的天平,其实已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细微却至关重要的倾斜。

    关于太子殿下的议论,甚至在各个衙门的廊下、值房中也在持续发酵。在一些未曾上朝的小官小吏,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交谈,脸上无不带着惊诧和探究。

    “听说东宫近日壮举可不光今日朝堂那事!”一位年轻的小吏,带着几分探寻的口吻轻声道,“尤其昨日那三策,据前辈说若能落实到位,还能彻底改变朝廷如今的困局?”

    “就是就是!”有个明显比他年长许多的中年官吏也出声道,“听说太子詹事府和左右春坊,还有各部堂的那些属官,似乎都正紧锣密鼓地落实殿下那三策。”

    “若真能推行下去,惠及边军,充盈国库,打通商路……于我大唐实乃大幸,到时我等微末官吏的日子,也将好过许多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