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借种(2 / 2)
,我让人说和一下。”
“边民?”
阮青瑜解释了一下:“咱们天家慈和,不少边境线军籍,服役过三代就有机会选择退籍成良民,朝廷指定落脚的地方,这次天家添了一个小儿子,陛下开恩,就放了一批人出来,这次蔚县分了五户,一共是十九人。”
这个王慧珍倒是不知道,那这还真是给人希望,军籍在萧氏王朝不算是贱籍,但是也不是你想退就退的,因为国家强盛,这些年大大小小战役也不时生,军籍是必上战场的,也有一定危险性。
成为军籍一共有几种途径,一种是为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去的良民,这种最好退籍,年纪大了就可以申请退籍,而且不涉及家人;
一种是流放过去的犯人,或被家族牵连的,这些人本身都不是大罪,要是能熬下来娶妻生子还活着的概率也不是没有,这种就要三代才有机会退;
还有一种是世代都是军籍的,原籍不可考证,分了房子和地,家里多人参军的,想要退籍就难办了,一般这种多人在军营的一家只给一个名额,可以带着家里人走,但是要退还土地房子,要是兄弟多的,那这一代只能有这一次机会,一般很少有人愿意。
这次阮青瑜看了,这五户人家,有四户是流放过去的,一户是父承子继,孙辈带人退籍的。
一共是十男九女,这些人手里钱都应该不多,过来他要给人安置好,王慧珍这地方要是能提供住处,还有粮食,那最好了,就是偏僻点也好,慢慢适应了,愿意出来也没人拦着。
王慧珍了解之后问:“二爷,这些人的品行?”
不是她担心,这流放过的人,怎么也牵扯点罪名,虽然可能都过了几代了。
“这你放心,表现不好也不能放人,而且还有考察期,要是三年内这些人闹出事,可以返回去,这次又两家是负责战马的,我想着应该是有几分手艺。”
“那我就放心了,那二爷我让人过去盖房子,等人到了你让春阳领人过去。”
说定了事就留了王春阳吃饭,阮青瑜还问了王春阳这些日办事遇见的困难和疑惑,有时候指点一两句,也够王春阳受用,就是王慧珍听着都觉的有收获,她有时候带了些现代的眼光看人,不免不合当下的世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