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陈情(1 / 2)

加入书签

元兴三十年的年注定是难过的,不仅是晋府还有京城,这个惊天的案件牵扯颇多,不少人家都担惊受怕,孔先韦,作为一府之长,同僚故有来往人人情那是说不完的。

元兴帝震怒,一朝天子被背叛,那背叛者也要付出代价。

年前福王接到密旨,由他带着孔家和几个涉案较深的人员进京,其中季大郎在列,作为苦主状告孔先韦季南联手残害季知州,另外奉上季知州藏匿的账册。

看见账册的瞬间,福王和王世易就明白为什么孔家一定要弄死人了,这上边记载了晋矿产的实际产出,其中标明,原有金矿实际年产量在逐年下降,而孔知府为了坐稳位置,也为了掩人耳目,每年上供的金子是增长的。

私开的金砂矿大部分在平,少部分在梁县,两个山头之间被人买下来,对外说富家子弟的打野厂,因为两座山是比较进深,不耽误外边村民正常活动,还有银子分,山上大部分行径也就没人怀疑了。

而上边挖金沙矿的都是死囚,或者孔家从庄子上送过去,看管的极严密,死亡率很高,死了就扔在附近的坑里掩埋,据推测这些年不下百人。

其余涉案人员还是关押着,尤其是像陈家这种姻亲,确实查不出来什么的,犯事的按照律法执行,其余人等等着落,这期间陈家各处宅院都被封了,财产查抄。

晋城的政务暂时由王世易主持,阮青瑜和贺知州一起辅助,送走福王大家都松口气,晋城官场剩下的人不多,阮青瑜给李镇报了一个正七品推官的职位,在福王在的时候为他陈情,福王自然不会介意一个七品官的职位,况且如今无人可用,有这么个正经八本的进士不用,那真是脑袋坏了。

李镇接到任职的命令,当场就给阮青瑜行了一礼。

“大人,我记在心里。”

激动的已经说不出话了,本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没想到还能有正大光明当官的一日。

阮青瑜连忙把人扶起来:“李兄,就别叫大人了,以后咱们守望相助。”

“是,阮兄。”

韩氏知道后喜出望外,问李镇:“老爷,我这心里不踏实,你说咱们该怎么谢谢阮大人家里。”

李镇安抚住韩氏:“这恩情咱们记在心里,现在晋城事多,还有钦差在,一动不如一静,等事过去了,咱们在感谢也不迟,只是你要去阮家走一趟,做些点心送过去,至少表表咱们的感恩之心。”

现在不适合送什么重礼,不过本身两家就交好,做点吃食送过去,或者给孩子做一件衣裳,这样的正常来往是可以的。

“好,我知道了,正好我做了不少年糕,王妹妹怕是没顾上,我记得她爱吃这一口,我提一篮子过去,马上就过年了,我在给一元做件衣裳。”

“行,现在还是低调为好。”

“我知道了,老爷放心。”

夫妻两个高高兴兴的,就是增寿也感受到家里的变化,这两年越的大了就明白自家的处境,小小的人很是担忧,如今见自家爹爹又当上官了,这头上的乌云可算是散开了,自然是高兴的喜事。

阮青瑜之前也是跟王慧珍商量了:“夫人,你说这会正好无人可用,我推荐李兄上去如何?”

王慧珍没想到阮青瑜拿这事问他,这几年他看着,李镇确实是个实在人,帮着阮青瑜尽心尽力,省了不少事。

“二爷做主就行,李家也算是实诚人,现在时机也算合适,福王也不会忌惮。”

一个七品官还是不会引起人注意的,当时害李镇的人在京城,离的太远手也伸不过来。

果真福王同意了,王世易也没有意见,反而听了阮青瑜的陈情还有些同情人,真是个可怜蛋。

福王走的这一路不算顺畅,竟然还有人劫路,一封封信传回去,元兴帝直接派了一队人马来接应,最后福王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