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8章 与机修厂的交流(2 / 3)
们这小厂,比起你们轧钢厂那是小巫见大巫,哪有什么经验可谈,倒是有些土办法,不怕刘科长您笑话,咱们一起探讨探讨!”
刘国栋吸了口烟,微笑着摆摆手:“李厂长您过谦了!谁不知道咱们红星机修厂在精密加工和小批量、多品种物料管理上很有独到之处!我们轧钢厂规模是大,但有时候船大难掉头,在精细化管理上,还真得向你们学习。杨厂长特意嘱咐我,要虚心请教,把真经取回去!”
他这话既捧了机修厂,又点明了来意,说得滴水不漏。
李厂长听了果然很受用,脸上笑容更盛:“既然杨厂长和刘科长这么看得起我们,那我们一定毫无保留!这样,刘科长,光听我们说可能不直观,我让后勤科的老王陪您,咱们去仓库、车间实地转转,边走边看边聊,怎么样?有什么问题,您随时问!”
“那太好了!实践出真知,这正是我想要的!”刘国栋欣然同意。
于是,在李厂长的示意下,后勤科王科长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十分精干的中年人接过了陪同的任务。王科长对刘国栋也是十分恭敬,一口一个“刘科长”,引领着刘国栋开始了正式的考察。
其实让刘国栋感觉意外的是,其实李厂长出来迎接他都是有点过于症状了。以刘国栋的感觉。甚至有点害怕,还好,后来都是跟这个。王科长。接触这才让刘国栋松了口气。
考察的第一站是物资仓库。机修厂的仓库比起轧钢厂的原料库要小很多,但分类明确,码放整齐。各种规格的圆钢、方钢、板材、管材,以及不同型号的刀具、量具、砂轮、焊条等耗材,都分门别类,放置在划好区域的货架上,每个货架都有清晰的标识牌。地上还用白线划出了通道和堆放区,显得井井有条。
王科长指着货架,详细介绍道:“刘科长,您看,这是我们借鉴了兄弟单位的‘四号定位、五五码放’法。四号定位就是库号、架号、层号、位号固定,五五码放就是以五为基本计数单位,物资摆放横看竖看都是五或五的倍数,这样清点起来又快又准,不容易出错。”
刘国栋边听边点头,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并提出问题:“王科长,我看你们这特种合金钢和高速钢是单独分区存放的,领用有什么特殊手续吗?”
“有的有的!”王科长连忙回答,“特种和贵重材料,我们实行‘专人申请、主管审批、限量发放、以旧换新’的制度。车间需要用时,必须由班组长以上人员填写专门的申请单,写明用途、规格、数量,经过车间主任和主管技术的副厂长签字批准后,才能到仓库来领。而且,比如用了报废的旧刀具,必须交回来,才能领新的,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消耗,避免浪费。”
“嗯,这个办法好!”刘国栋赞许道,“特别是‘以旧换新’,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那边有时候旧件回收管理不够严格,容易造成流失。”
接着,他们来到了工具库。这里的管理更加细致,每个工具柜都上了锁,不同类型的扳手、钳子、钻头、丝锥等,都挂在板子上或者放在有格子的盒子里,一目了然。
王科长介绍:“工具这块,我们实行个人工具和公用工具分开管理。常用的扳手、螺丝刀之类的,配发到个人,责任到人,丢失损坏自己负责。精密、贵重或公用的工具,比如千分尺、卡尺、大型电动工具,都是集中保管,凭牌借用,用后及时归还,并有专人负责保养。”
刘国栋仔细查看了工具借用登记本,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借用人、工具名称、编号、借出和归还时间、经办人等信息。“这个台账做得很细致,责任清晰,便于追溯。”他点评道。
随后,他们深入到了机加工车间。车间里机床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碌。王科长带着刘国栋边走边看,重点介绍了生产过程中物料消耗的管控。
“刘科长,您看,我们每个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