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些乱臣贼子就该斩尽杀绝(3 / 4)
。几人都在看着地图,朱由校却御案上敲着。
“陛下,臣以为后金入关的可能性极大。”秦良玉脸上的神色极为凝重。
现在大明实际上需要的就是时间。
白杆兵外面透露的是十万,事实上白杆兵现在是三十万。
俞大猷和戚继光的六十万,兵力上有着绝对优势。毕竟后金入关,没有三十万是没有胆子南下。
不过,御林军和白杆兵都还没有达到预定的要求。但在装备上却堪称九州一绝。
利用武器优势,倒是可堪一战。
只213是会提前暴露的新军实力,不利于五年后灭金之战。
俞大猷破口大骂道:“这些建奴,显然在辽东的消耗战,已开始吃不消。”“想来一次冒险突袭京师,劫掠大明财富和人口。”
戚继光道:“既然人家敢南下,有这个魄力,那我大明也不是吃素的。”“臣支持打!”
俞大猷和秦良玉两位跟随附议。
朱由校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不屑道:“他要战那便战!”
“这次朕要御驾亲征!”“陛下….…
“三位爱卿不要劝朕,后金南下,已在朕的意料之中。”
“之所以召集三位爱卿,不过是看看三位爱卿的态度,有没有打的勇气和决心。”“臣,遵旨!”
三人见天子主意已定,不大是不行的了。
其实他们内心里同样选择一战,只是天子御驾亲征,他们反而犹豫起来。当今天子力主变法革新,大明已有复兴迹象。
他们可不想陛下受到伤害,有陛下大明才有希望。
如果陛下有个意外(bhea),他们宁可自己战死也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接下来便是讨论战术。
戚继光道:“臣判断后金南下,必然避开熊廷弼和袁可立两位将军防区。”“遵化便是建奴必经之地。”
俞大猷道:“遵化是建奴南下直入京师的门户,我们可以在后金入关到遵化之间设伏。”“采取节节抵抗的战术,引到遵化进行决战!”
秦良玉道:“节节抵抗,消耗建奴部分有生力量。”“遵化进行决战,臣也无异议。”
朱由校道:“英雄所见略同,朕支持这种战术。”
“同时,朕会下达密旨,让熊廷弼和袁可立策应。”“他们可以发动反攻。”
“既然建奴敢入关,那朕也可以去他们后方大闹天宫。”“寇可往,朕亦可往!”
随后,雨化田便把朱由校事先整理出来的情报传递给俞大猷、戚继光和秦良玉三人看。作为内阁大臣兼任兵部尚书的孙承宗请缨道:
“陛下,老臣适合坐镇京师调度辽东和三位将军的后勤物资。”朱由校道:“有孙爱卿坐镇京师,的确是最适合的人选。”
“交给其他人,朕还不放心。”
其实去年孙承宗没少和朱由校讨论后金战事。
甚至谈及后金入关方面的情况,他坐镇京师最适合。
龙井关、洪山口和大安口是后金必须夺取的关隘,然后合兵遵化,直逼京师。孙承宗心中更为震惊,天子从未提及兵事,但天子提出后金南下的几种可能。如今都被天子料到。
并且早有准备,否则晋商调集物资的量,便能看出后金入关的事。便知天子早有规划,只是故意引大家发言,查缺补漏罢了。
接下来半个月,戚继光、俞大猷和秦良玉已经开始秘密调兵。孙承宗同样在暗地里调集物资,开始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准备。现在戚继光等人士气如虹,信心十足。
要钱有钱,要粮有粮,武器装备精良,他们从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虽然牺牲会很大,但大家都没有难过。
敌人没有给他们时间,付出伤害在所难免。新兵只能在战争中学会战争。
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