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生杀大权才是通杀第一定律(2 / 4)
汉奸范文程、宁完我、范永斗等人观赏,做好接下来的审判准备。”
“判得好!”
“我大明就该如此!”
“绝不做亲者痛、仇者快的悲剧。”臭鸡蛋、烂菜叶纷纷朝着邢台上扔。
可见百姓对建奴和汉奸的痛恨,早已是整个大明的国仇乃至家恨。
多少百姓亲人亲戚死在奸奴的屠刀下。
瞧着台下周边百姓的反应,朱由校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只有把百姓的心和天子的心连成一线,让百姓知道,皇帝是站在老百姓这边的。
日后他才能做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至于大明最为红的两位实际上的辽东王熊廷弼和登莱王袁可立。
知道他们忠诚,但也没有逃脱把自己雕刻的木偶具现出来的人物安插到两人统帅的军队里面。
都是总旗、百户或守备一类,官职可能不会很高,但都在战斗系列的前沿。
他们相反,一旦天子下令,军队根本调不动。
虽然天子信任,不等于天子没有反制手段。
这就是防患于未然,是每个帝王都必须去做的事。
唯有这样,才能把天子的军事命令执行下去。
现在看着皇太极这个大胖子浑身哆嗦,面色死灰,就知道也是个怕死的家伙。
什么人杰,到了临死前,同样要尿裤子。
一众所谓的强悍而无畏的贝勒,全变成了软脚虾,凄厉而哀嚎的惨叫声。
百官不少都毛骨悚然,但是百姓却露出兴奋的神色。
百官毛骨悚然,那是没有认识到这群人的穷凶极恶,心里没有百姓。
而百姓开心,那是仇恨使然,恨不得喝其血啖其肉。
“敌人之惨痛,乃是朕的快乐之音。”
“这样的声音非常美妙,但愿能给后金一个深刻的教训,少祸祸我大明百姓。”
“军人之间的对决,惨死是常规。”
“但以屠戮百姓为乐,这就是禽兽,必须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方能解朕之心头之恨。”如果不是天子就在旁边坐着,不少大臣都要昏死过去。
太残忍了!
其血腥简直有点惨无人道。
可惜天子就是一动不动,任由刽子手千刀万剐。
范文程这些大汉奸,全部吓死过去……
他们怕了,后悔了!
为何当年脑袋被门板夹了,竟然投靠后金,出卖自己的民族和同胞?
真的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啊….
他们对大明百姓有多残忍,如今大明还之的同样是残忍。
中原礼仪之邦的大国范已经没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一旦中原不玩这一套,最后的悲剧都是大漠上的蛮夷前来买单.
这是大明历史以来的最为严厉的审判。
直接放弃以往作为的大国风范,用什么礼仪之邦来为敌人买单。
这种类型的人,朱由校是见一个杀人,毫不留情地踩死。
什么仁义之道,那是对人而不是对牲畜。
文明只能用于文明之人,不能用于野蛮之人。
大明乃至其他儒家盛行的皇朝,都只是单方面施行。
并没有敌我双方遵守这样的文明规则。
敌人不遵守,那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
朱由校要打破的就是这个儒家思想,危害太大了。
这种礼仪之邦单方面的规矩,属于亲者痛、仇者快的模式。
这一次之所以不掩饰,公开公正公平地审判,对百姓的影响是最深远的。
同样对大明儒家群体思想也极其重要。
以前是儒家说什么,天子就要照着做,否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