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袁绍决策 隐患暗埋(2 / 3)
起:“沮公此言差矣!诸子分镇,看似合理,实则是将主公根基拆分。若各州各自为政,将来主公号令谁还肯听?一旦遇袭,更是首尾难顾,此乃取祸之道!”
沮授目光沉静,缓缓开口:“郭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正因诸子同处中枢,才会引得门客互相攀附、暗中角力,如今府中流言四起,已有小吏借公子之名行私弊之事,再拖下去才是取祸之道。分镇各州,既能让他们独立理事,也能看清谁是可用之才,何乐而不为?”
审配上前一步,沉声道:“郭公担心号令不通?主公威望尚在,可设传讯快马,每日互通消息,重大决策仍由主公定夺。至于遇袭,如今边境安稳,正是让公子们历练的好时机,总不能一辈子躲在主公羽翼下。”
谋士逢纪亦起身附和郭图道:“审公太乐观了!大公子性子刚直,二公子温和,三公子年岁尚幼,分镇之后若起争执,岂非要内斗起来?”
沮授:“正因性子不同,才需历练磨合。若连这点协调能力都没有,将来如何辅佐主公?况且主公可立下规矩,各州资源互通,遇事共同进退,既能竞争又能协作,这才是长久之计。”
审配:“辛公忘了去年蝗灾?当时若各州能及时调配粮草,何至于损失那么大?分镇后权责分明,反而能提高效率。至于内斗,主公春秋正盛,谁敢放肆?”
袁绍眉头微皱,看向郭图,郭图道:“主公,臣以为不如立世子,以绝纷争。”
沮授立刻反驳:“立世子易,服众难。若强行确立,恐生怨怼,反而不如让他们在实务中证明自己,届时众望所归,自然无可争议。”
审配:“沮公所言极是。主公,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让公子们去州郡历练,既是考验,也是培养,于公于私都有益。”
袁绍听着谋士们争执不下,眉头皱得更紧,那犹豫不决的性子又占了上风。他摆了摆手,示意众人稍歇,目光转向阶下的三个儿子:“诸位所言皆有道理,只是此事终究关乎你们兄弟,你们自己说说,有何看法?”
袁谭心中早有定数,这主意本就是他暗中推动,当下率先出列,躬身朗声道:“儿臣愿往青州镇守!父亲创业不易,儿臣自当为父分忧,打理好一方水土,绝不辜负父亲期许。”语气坦荡,没有半分犹疑。
袁熙素来性子温和,夹在长兄与幼弟之间,本就少些底气。此刻听闻能如长兄一般镇守一州,等于凭空多了块立足之地,心中暗自欢喜,连忙出列附和:“儿臣也愿领一州,为父亲分担辛劳,不敢有辞。”
唯独袁尚,年纪最幼,自小在袁绍膝下娇惯长大,仗着父亲宠爱才得了些世家拥护。一听要离了父亲身边去偏远州郡,顿时慌了神——没了父亲的眼风照料,那些趋炎附势的世家还会真心待他吗?
他磨蹭着出列,还未开口,眼圈先红了,豆大的泪珠滚了下来,带着哭腔道:“父亲刚从战场上回来,儿还没来得及多陪父亲几日,怎么就要被派去远方?”他抽噎着,肩膀微微耸动,“儿从没想过争什么世子之位,也不想去管什么州郡琐事,只想留在父亲身边,日日给父亲请安尽孝……”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配上那副委屈模样,直戳袁绍的心窝。他本就对这个幼子多几分疼爱,见他哭得可怜,先前被沮授、审配说动的心思顿时动摇了大半,忍不住抬手道:“尚儿莫哭,此事……容为父再想想。”
阶下众人见状,神色各异。郭图等人暗自点头,知道袁尚这招“以退为进”怕是要成;沮授、审配则眉头紧锁,暗叹这幼子仗着宠爱,怕是要搅黄了这桩事;袁谭、袁熙站在一旁,一个面色沉静,一个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这宴席上的风波,显然还没到平息的时候。
袁绍望着梨花带雨的袁尚,终究还是心软了。他抬手拭去幼子脸颊的泪珠,语气里满是宠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