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洛阳访贤(1 / 3)

加入书签

中平四年正月的洛阳,积雪初融。

吴权站在蔡府门前,整了整衣冠。

这座看似普通的宅院,住的却是当世大儒蔡邕——虽因宦官陷害被免为庶人,但其学问声望仍冠绝海内。

"

将军,真要如此?"

贾诩低声道,"

蔡伯喈性刚直,最恶附庸风雅之辈。

"

吴权微笑:"

文和兄放心,我自有把握。

"

他抬手叩门,递上名帖与一卷竹简。

不多时,门童引他们入内。

蔡邕端坐堂上,年约五旬,面容清癯,双目如炬,手中正拿着吴权呈上的《青衣赋》——实则是吴权凭记忆默写的蔡邕未来作品。

"

吴将军此赋,与老夫未示人之作竟有七分相似。

"

蔡邕声音沉厚,"

不知是巧合,还是"

"

蔡公明鉴。

"

吴权从容行礼,"

此赋实乃末将梦中所得。

梦中一青衣文士吟诵此篇,醒后只记得片段,斗胆补全,特来请教。

"

蔡邕眼中精光一闪:"

哦?那文士何等模样?"

"

清瘦长须,左手有琴茧,右手中指微曲——似是常年执笔所致。

"

蔡邕闻言色变,不由看向自己的双手——特征全中!

"

奇哉!

"

蔡邕态度顿缓,"

吴将军请坐。

来人,上茶!

"

二人从诗赋谈到兵法,从天文聊到地理。

吴权凭借现代知识储备与对三国历史的了解,每每语出惊人,却又恰到好处地留出空间让蔡邕挥。

一个时辰后,这位大儒已对吴权刮目相看。

"

吴将军文武兼备,见识不凡,他日必成大器。

"

蔡邕由衷赞叹。

正谈笑间,屏风后传来环佩叮咚。

一位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女款步而出,身着淡青襦裙,眉目如画,气质清雅。

"

父亲,您要的《乐经》"

少女见到生人,顿时止步。

"

琰儿来得正好。

"

蔡邕笑道,"

这位是平巾将军吴权,文武全才。

吴将军,这是小女蔡琰。

"

吴权心头一震——蔡文姬!

这位未来名留青史的才女,此刻就站在自己面前。

他郑重行礼:"

久闻蔡小姐精通音律,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

蔡琰还礼,眼波流转间闪过一丝好奇——能让她父亲如此赞赏的武将,实属罕见。

送客时,蔡邕亲自送至大门,还邀吴权常来论学。

转过街角,贾诩忍不住问:"

贤弟怎知蔡邕未示人之作?"

吴权笑而不答。

有些秘密,即使对贾诩也不能透露。

三日后,洛阳最繁华的酒肆"

醉仙楼"

吴权与贾诩正在雅间小酌,忽听楼下传来女子惊呼与男子淫笑。

凭栏望去,只见一华服青年正拉扯一名卖唱女子,周围食客敢怒不敢言。

"

那是司空张温之弟张敞,有名的纨绔。

"

贾诩低声道,"

贤弟莫要"

话未说完,吴权已大步下楼。

"

光天化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