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名士来投(1 / 2)
光喜元年的辽东,秋粮刚收完第一茬。
吴权站在襄平城头,望着城外新垦的农田里金黄的粟浪,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城墙上一道新鲜的箭痕——那是三日前乌桓游骑偷袭时留下的。
虽然徐晃带兵追击三十里斩了贼,但这道痕迹就像天下大势的缩影,时刻提醒着他乱世从未真正远离。
"
主公!
城外来了三位青州名士!
"
吴恒气喘吁吁地奔上城楼,腰间新配的"
府橼"
铜印在阳光下闪闪亮。
自从上月改组情报机构,这个亲弟弟就鲜少有如此失态的时候。
吴权接过名刺的手微微一颤。
羊皮纸上三个名字力透纸背:管宁、邴原、王烈。
他眼前突然浮现出前世读史时见过的评价——"
北海三杰,乱世清流"
。
这三位在原本历史上避居辽东三十载的名士,竟提前十年来投!
"
备我太守车驾。
"
吴权突然解下腰间鎏金印绶递给弟弟,"
你持我印信先去驿站,就说本官要行执马之礼。
"
吴恒瞪大眼睛。
执马礼是古时周文王请姜尚出山时的礼节,太守为布衣牵马,这在大汉三百年来闻所未闻!
但他看着兄长眼中罕见的光彩,终究没敢多言。
城外驿馆的榆树下,三位葛衣士人正在对弈。
最年长的王烈执黑子沉吟不语,邴原则望着馆外突然聚集的人群皱眉,唯有管宁依旧神色自若,将一枚白子"
啪"
地落在天元位置。
"
幼安兄好定力。
"
王烈忍不住抬头,"
辽东太守若真如传言般礼贤下士"
话音未落,街角突然传来清脆的銮铃声。
人群如潮水般分开,只见一架四马轩车缓缓驶来,而走在最前方牵马执辔的,竟是个身着太守官服的年轻人!
他腰间空空如也——象征权力的印绶此刻正捧在身后那个面容相似的青年手中。
"
这"
邴原手中的棋子掉在棋盘上。
他们三人渡海来辽东不过旬日,暗中观察这位年轻太守的政绩时,怎么也想不到会受如此大礼!
管宁却是第一个起身的。
他整了整粗布衣襟,突然从袖中抽出一卷竹简,朗声道:"
北海野人管宁,携《治辽十策》拜见明公!
"
这一声"
明公"
叫得掷地有声,等于当场认主。
吴权松开马缰,郑重接过竹简。
展开一看,开篇就是"
固本、通商、强兵"
六字,后面密密麻麻的小楷竟与他的"
辽东十策"
有七分相似!
更惊人的是最后一条:"
跨海取东莱,以为羽翼"
——这正是他藏在心底尚未实施的战略。
"
先生知我!
"
吴权一揖到地,官帽上的璎珞垂到尘土里也浑不在意。
他转身指向太守府方向:"
车驾已备,请三位先生入府一叙。
"
围观的人群中,几个鲜卑商人瞪圆了眼睛。
他们见过汉官威风八面的样子,何曾见过朝廷两千石大员给布衣牵马?消息像野火般传开,等车驾抵达太守府时,长街两侧已经跪满了闻讯而来的士子。
烛影摇红的书房里,王烈正在绢帛上勾勒辽东的山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