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雒阳血夜(1 / 2)
光喜元年,雒阳·南宫嘉德殿内,少帝刘辩坐在龙椅上,手指不安地摩挲着袖口。
他才十四岁,面容稚嫩,眼神飘忽,每当朝臣争论激烈时,他便不由自主地望向珠帘后的母亲——何太后。
何太后端坐帘后,凤冠霞帔,眉目如画,却掩不住眼底的疲惫。
她轻轻抬手,身旁的小黄门立刻尖声宣道:"
太后有旨,诸卿若有要事,可先呈奏疏,待陛下与太后斟酌后再议。
"
大将军何进站在阶下,眉头紧锁。
他本是南阳屠户出身,因妹妹入宫得宠而平步青云,如今虽位极人臣,却仍被世家大族暗中讥讽为"
屠沽之辈"
。
此刻,他正为袁绍和曹操的谏言而犹豫不决。
"
大将军!
"
袁绍踏前一步,声音低沉却坚定,"
十常侍祸乱朝纲,若不早除,必成大患!
"
曹操亦拱手道:"
张让、段珪等人欺上瞒下,诬陷忠良,若不诛之,朝廷难安!
"
何进皱眉,看向珠帘:"
此事……还需禀明太后。
"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不耐:"
大将军,宦官诡诈,若太后心软,恐再生变故!
"
何进摆手:"
太后乃我亲妹,岂会害我?"
当夜,长乐宫,何太后听完兄长的禀报,蹙眉道:"
十常侍侍奉先帝多年,岂会谋逆?兄长莫要听信谗言。
"
何进迟疑:"
可袁本初、曹孟德皆言……"
何太后轻叹:"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他们自然瞧不起宦官。
可张让等人残缺之身,能有何作为?兄长若贸然诛杀,恐寒了宫内人心。
"
何进终究拗不过妹妹,只得告退。
然而,他刚出宫门,张让便从屏风后转出,跪伏于地,涕泪横流:"
太后明鉴!
奴婢等残缺之人,只求侍奉陛下与太后终老,岂敢有异心?袁绍、曹操欲除奴婢,实则是想架空太后与大将军啊!
"
何太后见状,心中不忍,柔声道:"
张常侍且宽心,本宫不会让人害你们。
"
张让叩谢恩,眼底却闪过一丝阴狠。
次日,嘉德殿外,黄门侍郎荀攸手持诏书,神色凝重地走向何进府邸。
"
大将军,太后急召入宫议事。
"
何进不疑有他,整装欲行。
袁绍拦在门前,厉声道:"
大将军!
此诏来得蹊跷,恐有诈!
"
曹操亦按剑上前:"
宫中若有要事,为何不遣中常侍亲传?偏偏让荀公达来?"
何进笑道:"
公达乃名士,岂会害我?"
袁绍咬牙:"
至少带甲士随行!
"
何进摆手:"
带兵入宫,岂不坐实了谋逆之名?"
言罢,他独自踏入宫门。
嘉德殿内,何进刚跨过门槛,殿门轰然关闭。
"
太后何在?"
他环顾四周,殿内空无一人,唯有烛火摇曳。
突然,两侧帷帐后冲出数十名持刀宦官,为的张让狞笑道:"
何遂高,你欺君罔上,今日伏诛!
"
何进大惊,转身欲逃,却被段珪一剑刺入后心!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