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海疆靖平(1 / 2)
沓氏城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将柯吾送来的急报吹得哗啦作响。
吴权站在襄平城楼上,手指摩挲着竹简边缘——那里有个不起眼的"
管"
字烙印,是吴恒的情报网特意留下的暗记。
"
海贼管承贼心不死,之前在渤海郡章武劫盐失败后,就逃至沓氏,一直不尊王化"
吴权轻笑一声,转身望向厅内众臣,"
诸位以为如何?"
徐晃拍案而起:"
末将愿率三千精兵,荡平海寇!
"
太史慈却皱眉道:"
管氏乃东汉望族,其族人在冀、兖二州为官者不下二十人。
若贸然动武"
"
幼安先生。
"
吴权突然看向一直沉默的管宁,"
同为管氏后裔,您看这事该如何处置?"
管宁整了整粗布衣襟,起身长揖:"
宁愿亲赴沓氏,以同宗之谊劝其归顺。
"
沓氏港的黄昏格外漫长。
管宁踩着潮湿的沙滩走向海寇大营时,身后只跟着两个书童。
营门前的海贼们嬉笑着用鱼叉挑起他的包袱,粗麻布散开,露出里面精心誊写的《齐管仲治国策》。
"
带路。
"
管宁拂去书上沙粒,声音平静得可怕,"
告诉管承,北海管幼安来教他何谓管氏家风。
"
大帐内的酒宴正酣。
管承——这个满脸横肉的巨汉,正搂着抢来的一名女子灌酒,见管宁进来,大笑着举起海碗:"
听说来了个同宗的酸儒?喝过咸风浪的人才知道,圣贤书比不上一碗烈酒!
"
"
管仲先祖佐齐桓公称霸,靠的是鱼盐之利。
"
管宁直视对方,"
而非劫掠商旅的勾当。
"
帐内骤然安静。
管承摔碎酒碗,刀疤在额角跳动:"
吴权小儿断我渤海商路时,怎不讲管氏家风?"
"
辽东盐场晒出的海盐,比你在渤海抢的便宜三成。
"
管宁从袖中取出份契书,"
吴太守愿以沓氏盐场三成股换你归顺,水军统领之位虚席以待。
"
管承的副手华歆突然咳嗽一声——这位被迫落草的谋士,案下手指悄悄比了个"
五"
。
"
五成!
"
管承一脚踹翻案几,"
再加东莱的私港!
"
管宁转身就走,临到帐门才回头:"
三日后,吴太守的亲卫典韦会来谈。
"
初平元年十一月的海风格外凛冽。
徐晃的重甲营在辽东半岛列阵时,铁靴踏地的轰鸣竟压过了浪涛声。
太史慈的弓弩手占据制高点,特制的火箭箭头在阳光下泛着幽蓝——那是本溪硝矿提纯的猛火油。
"
管承有六条楼船。
"
鞠义舔着干裂的嘴唇,"
末将愿率死士夜袭。
"
吴权却望向海面:"
等。
"
这一等就是七天。
当管承的船队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了望塔上的士卒突然惊呼——船队后方竟跟着渤海郡的官船!
更远处,东莱太守的旗号也在海雾中若隐若现。
"
管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