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励精图治(2 / 3)

加入书签

,对过境流民的身份进行甄别,平白之身的流民方可入境并到各地流民点进行安置。

在施政方面,吴权与在郡的众文臣通宵达旦,苦思数日,在原“辽十策”

的基础上终于研究出今后展的施政纲要“辽十三策”

,并予以通告各郡县府衙照此执行。

此十三策为:

一、倡导平等,废除奴役各地士、农、工、商、医者皆是平等地位,官府、乡约、村族长只是地域百姓、宗族的代言人,没有特权和法外治权,各阶层百姓均受大汉法制的保护,遇不平事可向代言人申诉,若代言人不作为或滥用私情者可向上一级官府申诉,也可交地方刑狱主管和中央监察人员查办。

废除奴役制度,凡我华夏子民守法者皆不可为奴役,官府及士族仆从皆为平民,从事服务皆要按劳取酬。

二、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各郡县要合理规划,以人口计算,每人需开垦多少田地,分配多少田地,多垦的田地可抵户税,多出的土地由官府统一规划;每人每年疏通河道多少里,并做好宣传解惑,使民户认识到做这些都是为了自己。

三、采桑织布,养殖禽畜官府按市价收取丝布、麻布、禽畜,百姓也可用以抵户税。

四、整修道路,设置官道所辖百姓在农闲时节均要参与道路修葺工作,其中官道(四车道)的修葺是有偿的,会放一定工钱,也可用以抵户税。

五、改良农具,奖励耕牛将木质农具改为铁质农具(使用战斗后损坏的兵器回炉制造),并将农具和耕牛(可与东鲜卑贸易所得)以奖励的方式放给垦田、修路积极的农户。

六、加强贸易,收取商税加强各郡县之间,以及与扶余、高丽等国的贸易,鼓励士族经商,并将部分民生产品经营权交士族管理,但要缴纳一定商税。

七、设立驿站,招贤募兵在官道之上设立驿站,用于互传消息,上令下达;在县城设立募兵处,招募新兵,由县尉统一训练和管理;在各郡设立招贤馆,招纳贤士为官府效力。

八、完善法制,稳定社会制订判罚准则,严格执法和监察,清剿匪患;死罪以下人员可流放至边防重地,服役戍边。

九、民族融合,尊重风俗外族在境安居,要尊重其族风俗习惯,倡导民族平等,鼓励与汉族通婚和混居,外族百姓也可参军和入仕,但要以汉语为通用语言。

十、展教育,军民和谐各郡设置学校,各县设置学馆,村镇设置学堂,不分阶层,满足学龄儿童都可进入学习,学费全免,优秀者选入辽东学院继续深造或到各地担任基层官吏。

各地官兵按职级放关饷,建立军民互助,官兵为民,百姓拥军的思想,严禁军队扰民。

十一、重视宣传,鼓励竞争各地均要在闹事、街区设立宣传板,上面有官府政令的布告,缉拿案犯或判决案件的文告,以及表彰个人或集体的通告等。

定期由官府或民间(要向官府备案)组织各种活动、比赛、竞赛,提高百姓的生产、生活积极性,表现优异的可获得金钱等物质奖励。

其中官府的比赛,获胜者还能披带红花,游街示众;若是集体,还会颁太守或县令亲笔的匾额。

十二、设立官营,禁藏兵器先期将海盐、炼铁纳入官营产品,后期待条件成熟再将纸张、香皂、烧酒(辽东烧坊)纳入官营,官营产品由军队严密保卫的作坊生产,秘方只有主要负责的人员知道,严禁泄密;禁止民间私造、私藏制式武器,严防军工武器泄露。

十三、平衡物价,设立关税郡内设定各商品最高价额,严禁私抬物价,边境海关收取出关商品的关税,抬高对外产品的营收。

在军事方面,吴权带贾诩及中原访贤得到的重要将领在徐晃、管亥的陪同下视察了本溪军镇,还邀请马钧对军事器械及制式武器进行了改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