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巡视辽东(1 / 2)
在等待朝廷任命平州刺史的这段时间里,吴权并未闲居府中,而是决定亲自巡视辽东各地,考察民生、军备与新政推行的情况。
临行前,他将政务托付给了管宁、荀彧和邴原三人。
管宁为人清正,善于教化百姓,荀彧精于内政调度,邴原则熟悉辽东风土人情,三人配合默契,足以稳定后方。
至于军务,吴权则交给了徐晃和贾诩。
徐晃治军严谨,贾诩智谋深远,有他二人坐镇,即便边境偶有异动,也能迅应对。
安排好一切后,吴权只带了典韦和少数亲卫,轻装简行,踏上了巡视之路。
吴权的第一站,便是辽东学院。
这座学院由蔡邕主持,如今已是辽东文教之重地,汇聚了诸多寒门学子与流落北地的士人。
蔡邕得知吴权前来,亲自出迎。
他虽年迈,但精神矍铄,眼中仍闪烁着学者的睿智光芒。
两人寒暄几句后,蔡邕便引着吴权参观学院。
“将军,自辽东学院设立以来,已有数百学子在此求学,其中不乏可造之材。”
蔡邕抚须笑道。
吴权点头,目光扫过学堂内伏案苦读的学子们,心中欣慰。
他问道:“蔡公可有特别出众者推荐?”
蔡邕沉吟片刻,道:“襄平人刘夏,天资聪颖,通晓经史,尤擅政务,老夫以为,此人可堪大用。”
吴权微微一笑:“既是蔡公推荐,必是良才。
如今令支令刘政战死,此职空缺,不如就让刘夏补上,历练一番。”
蔡邕欣然应允,当即命人唤来刘夏。
刘夏年纪不过二十出头,但举止沉稳,言辞有度,吴权与他交谈几句,更觉此人踏实可靠,便当场下了任命。
离开文学院后,吴权又来到了军事学院。
这里由卢植主持,专门培养军中将领与基层军官。
卢植虽年事已高,但仍精神矍铄,见吴权亲至,便亲自陪同检阅学员操练。
演武场上,年轻将士们挥汗如雨,刀枪剑戟间尽显锐气。
“卢公,这些学员如何?”
吴权问道。
卢植捋须笑道:“将军,辽东男儿本就悍勇,再加上系统训练,如今已有不少可造之材。”
说着,他指向几名正在演练阵法的年轻军官,“这几人尤为出色,可堪重用。”
吴权仔细打量,见这几人指挥有度,进退有序,便点头道:“既如此,便让他们到各地军中任职,历练一番,日后或可独当一面。”
卢植欣然应允,随后又向吴权详细汇报了军事学院的近况。
吴权对卢植的治学态度极为赞赏,临行前还特意叮嘱,日后若有优秀人才,可直接举荐至军中任职。
离开军事学院后,吴权本欲直接前往军营巡视,但路过医学院时,却听到里面传来轻柔的讲解声。
他心中一动,便示意典韦等人稍候,自己则悄然步入院中。
只见秦媛正站在堂前,向一众学生讲解问诊之法。
她声音清亮,言辞清晰,手中还持着一卷医书,不时示范如何切脉、观色。
而在学生之中,蔡琰和刘婉也端坐其中,认真聆听。
吴权站在门外,饶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
蔡琰眼尖,忽然瞥见他的身影,不由得轻呼一声:“将军?”
众人闻言,纷纷回头,秦媛也停下了讲解。
刘婉见是吴权,脸颊微红,连忙低下头,而蔡琰则大胆许多,起身行礼道:“将军怎会在此?”
吴权笑了笑,迈步走入堂内,道:“路过此地,听闻秦先生授课,便进来听听,不想打扰了诸位。”
秦媛微微一笑,道:“将军既来,不如指点一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