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喜得三子(1 / 2)
吴权在彻底消灭公孙瓒势力后,正式将幽州、平州纳入治下。
这两州地域辽阔,北接鲜卑,南临冀州,西靠并州,东至北海,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经户曹详细统计,两州在册人口已达三百七十万之众,其中青壮年男子逾八十万。
吴权以此为基础,整编出二十四万精锐战兵,又令各郡县组建七万郡兵,日夜操练,军容鼎盛。
在军事部署方面,吴权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指挥才能。
他精心安排了三位得力大将分别驻守关键地区,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先,他任命徐晃为右北平的守将。
徐晃是一位经验丰富、勇猛善战的将领,他的任务是坚守右北平,确保这一地区的安全。
右北平地理位置重要,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前沿阵地,徐晃的责任重大。
接着,吴权将张辽派往渔阳镇守。
张辽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能力而闻名,他将负责渔阳的防御工作。
渔阳地处战略要冲,是连接各方的重要枢纽,张辽的任务是确保这一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最后,高顺被委以屯兵辽西的重任。
高顺所率领的军队将成为辽西地区的坚实后盾,为整个防线提供强大的支持。
他的军事素养和领导能力将在辽西挥重要作用,确保这一地区的安宁。
这样一来,徐晃、张辽和高顺三位大将分别驻守右北平、渔阳和辽西,形成了一个紧密的铁三角防御体系。
他们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能够有效地抵御来自各方的威胁,保卫吴权的领土安全。
完成军事部署后,吴权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带着两位谋士贾诩和沮授返回了治所辽宁(今辽阳),开始着手内政治理工作。
吴权深知,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力量,还需要良好的内政管理。
因此,他将注意力转向了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致力于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一日,吴权正在府中与贾诩商议春耕事宜,忽见徐晃派快马送来捷报。
原来袁绍与孔融在青州交战正酣,徐晃假借援助孔融之名,率水师悄然登陆东莱。
当地守军不疑有诈,开门相迎。
徐晃趁机控制城防,不费一兵一卒便夺得这座重要海港。
吴权览毕战报,拍案叫好:"
公明(徐晃字)真乃智将也!
"
贾诩捻须笑道:"
东莱港阔水深,可泊巨舰。
自此我水师南下可抵江东,北上可达辽东,实乃天赐良港。
"
吴权当即下令,加派工匠前往东莱扩建船坞,又命徐晃就地招募熟悉海事的渔民组建水军。
正当军政事务繁忙之际,后宅接连传来喜讯。
先是正室刘婉诞下长子,继而侧室蔡琰生下次子,最后秦媛又添一女。
吴权喜不自胜,命人在府中张灯结彩,大摆宴席。
满月之日,吴权郑重为三个孩子赐名:长子取名"
吴博"
,取"
博学多才"
之意;次子名"
吴浩"
,寓"
浩然正气"
之志;女儿则名"
吴兰"
,喻"
兰心蕙质"
之德。
又特意请来辽东大学士、孩子的外祖父蔡邕为孙辈赐字。
蔡邕鹤童颜,在众宾客见证下,挥毫写下:吴博,字展飞(展翅高飞);吴浩,字桓举(桓武有为);吴兰,字昭仪(昭昭仪范)。
笔走龙蛇间,墨香满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