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三袁争冀(1 / 2)
建安七年的冬天,邺城的天空中飘洒着细细的雪花,仿佛是大自然为这位逝去的英雄默哀。
袁绍的灵柩静静地停放在大将军府的正堂中央,周围环绕着白色的幡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似乎在诉说着主人的离去。
这本该是一个肃穆而庄重的场景,然而,此时的灵堂前却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剑拔弩张,一触即。
人们的脸上都带着凝重和忧虑,原本应该悲痛的情绪被一种莫名的紧张所掩盖。
"
三弟!
"
袁谭一脚踢翻祭案,青铜器皿叮叮当当滚落一地,"
父亲尸骨未寒,你就敢窃据大印?"
袁尚在韩猛、吕旷等将领的护卫下,冷冷一笑:"
大哥此言差矣。
父亲临终前亲口传位与我,陈长史可为证。
"
站在一旁的陈琳微微颔,手中捧着冀州牧的印绶。
这位以文采着称的太守此刻面色凝重,衣袖下的手指却在微微抖。
局势很快明朗化。
短短半月间,整个河北就分裂成三个阵营:
在邺城,袁尚以正统自居。
魏郡的府库钱粮、冀州最精锐的"
先登死士"
尽归其手。
高干从巨鹿带来三万步骑,马延的赵国守军更是冀州劲旅。
最令人意外的是,连曹操麾下的郭嘉都秘密遣使表示支持——当然,这背后藏着怎样的算计,就不得而知了。
青州济南,袁谭的牙旗高高飘扬。
这位常年独当一面的长子麾下,聚集着最善战的边将。
朱灵的铁骑在平原上所向披靡,臧洪的丹阳兵据守黄河渡口。
审配站在城楼上,望着正在操练的军队,对辛评道:"
大公子有我等辅佐,必能克复冀州。
"
最北面的河间国,袁熙的处境最为微妙。
逢纪指着舆图分析:"
二公子,常山张南、中山李历都已表态支持。
只要拿下渤海焦触的船队,我们就能顺漳水直取邺城!
"
建安八年春,战火先在黎阳点燃。
袁谭亲率五万大军西渡黄河,先锋蒋奇一举攻占馆陶。
消息传到邺城,袁尚急令高干、韩猛驰援。
两军在清河郡相遇时,正值桃花盛开。
"
放箭!
"
随着吕旷一声令下,遮天蔽日的箭雨落入袁谭军阵中。
但见朱灵冷笑一声,令旗挥动,前排盾牌突然分开,露出数百架连弩——这是审配秘密研的新式武器。
"
嗖嗖"
破空声中,韩猛的先登营成片倒下。
高干见势不妙,急令骑兵迂回,却被臧洪早就埋伏在桃林中的轻骑截住。
夕阳西下时,清河两岸的桃花都被染成了血色。
当两兄弟在清河鏖战时,袁熙的军队正悄悄穿越太行八陉。
"
报——二公子,焦触的船队已到漳水!
"
探马飞奔来报。
袁熙精神一振,对逢纪道:"
时机已到!
"
谁也没想到,看似最弱的袁熙竟能动员五万胡骑。
乌桓峭王的三千铁骑作为先锋,一夜之间连破赵国三城。
马延仓促应战,被张南一箭射中肩膀,败退百里。
消息传到袁尚耳中时,这位年轻的冀州牧正在宴请陈琳等文士。
酒杯"
啪"
地摔碎在地,他猛地站起来:"
快!
调回高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