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泪别徐庶(1 / 2)
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昏黄的光芒映照在陈国府衙内,使得原本就有些阴暗的房间更显沉寂。
徐庶身着一袭素色长衫,正静静地跪坐在案前,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仿佛风中的残叶一般。
案上摆放着一封家书,那是母亲的笔迹,徐庶再熟悉不过。
他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封信,生怕它会像易碎的瓷器一样在自己手中破裂。
母亲的字迹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清晰,每一笔每一划都如刀刻般深深地刺痛着徐庶的双眼。
家书旁边,一支木簪静静地躺着。
这支木簪已经有些年头了,它陪伴着母亲度过了大半生。
木簪的簪头有一处明显的磨损,那是母亲常年摩挲所留下的痕迹。
徐庶凝视着这支木簪,仿佛能看到母亲坐在窗前,轻轻地抚摸着它,思念着远方的儿子。
"
母亲"
徐庶喉头滚动,一滴热泪砸在信笺上,墨迹顿时晕染开来。
门外传来脚步声,刘备披着单衣匆匆而入:"
元直,深夜唤备前来,可是军情有变?"
话音未落,就见徐庶突然转身,以额触地,重重叩。
"
主公!
庶不能再追随左右了!
"
刘备大惊,连忙俯身搀扶:"
元直何出此言?"
徐庶抬头时已是泪流满面,将家书与木簪呈上。
刘备览毕,脸色骤变,手中竹简"
啪"
地落地。
"
这这"
刘备踉跄后退两步,突然狠狠捶打自己胸膛,"
是备之过!
当日取陈国时,就该想到接老夫人同来!
"
说着竟也落下泪来。
黎明时分,陈国东门缓缓开启。
徐庶一身素衣,背负简单行囊,牵着马匹默默出城。
刘备率关羽、张飞等文武十余人紧随其后,众人皆默然不语。
行至十里长亭,徐庶终于勒马转身:"
主公请回吧。
"
刘备死死攥着徐庶的衣袖,哽咽道:"
元直此去老夫人吉人天相,必能平安。
他日若有机会"
话到此处再也说不下去。
徐庶从怀中取出一封缄札:"
此去荆州,庶思及一事。
襄阳城南水镜山庄,有司马徽、庞德公二位先生,皆庶之师长。
主公持此信前往,或可得遇大贤。
"
说着深深一揖,"
庶就此别过。
"
张飞突然冲上前,将一囊烈酒塞入徐庶怀中:"
军师!
路上驱寒!
"
这黑脸汉子此刻眼圈通红,声音嘶哑。
关羽默然解下腰间佩玉:"
此玉随关某多年,元直带着,见玉如见故人。
"
徐庶再拜,翻身上马。
走出十余步,忽听身后刘备放声痛哭:"
元直——!
"
他浑身一颤,却不敢回头,只是扬鞭狠狠抽在马臀上。
骏马吃痛,箭一般射向朝阳升起的方向,马上人的泪水在晨光中闪闪亮。
刘备呆立良久,直到徐庶的身影消失在官道尽头。
孙乾上前轻声道:"
主公,回城吧。
"
"
你们说"
刘备突然开口,声音沙哑,"
曹操会如何对待元直?"
简雍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