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败走荆州(1 / 2)
刘备自从失了徐庶这一重要谋士之后,犹如断了一臂,很快被曹操大军击溃。
刘辟、龚都二将拼死断后,掩护刘备突围,最终被夏侯渊、曹洪斩杀于乱军之中。
刘备带着残部仓皇逃至南郡襄阳,求见荆州牧刘表。
刘表素闻刘备仁德之名,便召其入内相见。
刘备一见刘表,未语泪先流,跪伏于地,哽咽道:"
景升兄!
备漂泊半生,屡遭曹操追杀,如今走投无路,唯有投奔兄长,望乞收留!
"
这一哭,非同小可。
刘备的眼泪,不是寻常人的哭嚎,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悲怆,仿佛天下苍生的苦难都凝聚在他一人身上。
他的哭声低沉而哀伤,令人闻之心酸。
刘表见状,也不禁动容,连忙扶起刘备,叹道:"
玄德何至于此!
你我同为汉室宗亲,理当互相扶持!
"
自此,刘表待刘备如手足,同食同寝,出入相随,不知情者还以为二人是亲兄弟,甚至有人私下嘀咕:"
这刘玄德莫非使了什么手段,竟让刘景升如此亲近?"
然而,刘备表面依附刘表,内心却始终不忘徐庶临别时的嘱托——"
若遇水镜先生司马徽、庞德公,务必求教。
"
于是,他暗中派孙乾查访二人下落,最终得知司马徽与庞德公皆隐居在襄阳城内。
一日,刘表外出巡视荆南四郡,刘备见时机已到,便换上布衣,独自前往拜访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人称"
水镜先生"
,因其心如明镜,世事洞明。
他隐居襄阳,终日与庞德公论道谈玄,不问世事。
刘备轻叩柴门,恭敬道:"
汉室末胄刘备,特来拜见水镜先生。
"
门内传来一声淡然的回应:"
皇叔请进。
"
刘备推门而入,见一老者端坐蒲团之上,须皆白,目光深邃如潭水。
他连忙上前行礼,并取出徐庶的书信,双手奉上:"
此乃元直临别所托,望先生过目。
"
司马徽接过书信,细细阅罢,沉吟不语。
刘备见状,以为司马徽不愿出山相助,心中一急,眼眶又红了起来,哽咽道:"
先生!
备漂泊半生,志在兴复汉室,奈何才疏学浅,屡遭挫败。
今得元直指点,特来求教,望先生指点迷津!
"
司马徽抬眼看了看刘备的泪眼,微微一笑:"
皇叔之泪,能感天下人,却骗不了老朽。
"
刘备一怔,连忙道:"
备绝无欺瞒之意,实是情难自禁!
"
司马徽摇头笑道:"
老朽年迈,已无力辅佐明主。
不过,皇叔若欲访贤,老朽倒可指点一二。
"
刘备大喜,连忙问道:"
请先生明示!
"
司马徽缓缓道:"
当今天下,有二人可称奇才。
其一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隐居南阳隆中,自号卧龙先生。
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胸藏韬略,有经天纬地之才。
"
刘备听得心驰神往,连忙追问:"
另一位呢?"
司马徽继续道:"
另一位姓庞名统,字士元,乃庞德公之侄,人称雏凤先生。
其才不输孔明,尤擅奇谋,有匡世扶主之能。
"
说到此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