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曹操称帝(1 / 2)
刘协死后,曹操千寻百募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继承人,更没有劝动刘表、刘璋等有皇室血统的人到许都继任帝位。
无奈,自己只好以监国的身份处理汉朝的政事。
按照礼制,曹操先是派使者前往荆州,希望迎立刘表之子刘琮。
然而使者带回的却是刘琮的婉拒:"
家父病重,不敢远离。
"
接着,目标转向益州刘璋。
这位懦弱的宗室在回信中写道:"
益州路远,恐负魏王重托。
"
字里行间满是推脱之意。
最让曹操恼怒的是东海王刘祗。
这位血统纯正的宗室竟在接见使者时装疯卖傻,披头散地在庭院中追逐蝴蝶。
消息传回许昌,曹操摔碎了最心爱的青瓷茶盏。
"
一个个都当皇帝是烫手山芋吗?"
曹操在密室中对曹丕冷笑道,"
既然如此"
在没有皇帝的日子里,曹操以魏王身份"
暂摄朝政"
。
这个"
暂"
字一用就是大半年。
期间,他进行了一系列精妙的布局:
先,将禁军统领换成曹氏亲信,许昌城防由夏侯惇全面接管。
其次,以"
精简机构"
为由,将还忠于汉室的老臣明升暗降。
太尉杨彪被尊为"
国老"
,却失去了所有实权。
最妙的是经济改革。
曹操推行新钱币,上面刻着"
安邦定国"
四字,却故意模糊了年号问题。
市井百姓渐渐习惯了没有皇帝的日子,甚至开始称呼曹操为"
曹公"
。
建安二十五年春,随着一年守孝期结束,一场精心策划的劝进大戏拉开帷幕。
正月初一的朝会上,戏志才第一个出列:“魏王,国不可长久无君啊。
昔上皇尧禅让与舜,舜又禅让给禹,华夏才得以兴盛;商纣暴虐于民,武王取而代之;秦王子婴,不施仁政,导致群雄共讨之,高祖皇帝得民心,创汉室百年基业。
今,献帝已毙多日,无有嫡传子祠,魏王仁德布四海之内,我等共约上表请愿,为了华夏神州,千万子民,请魏王莫要推辞,立朝称帝。”
"
我等皆同戏大夫之意,请魏王以天下苍生为念!
"
话音未落,程昱、刘晔等二十余名官员齐刷刷跪倒在地。
曹操勃然大怒:"
诸君是要陷我于不义吗?"
说罢竟拂袖而去。
这场表演堪称完美——既展现了"
被迫"
的无奈,又给足了汉室旧臣面子。
接下来三日,许昌城上演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政治戏剧:
第一日,数百太学生跪在相府外请愿。
他们高举"
天命在曹"
的横幅,诵读着新编的《曹公颂》。
第二日,以钟繇为的文官集团联名上书,引用大量儒家经典证明"
禅让"
的合法性。
这份奏章特意用汉代宫廷特有的青色锦缎装裱,意味深长。
第三日,病重的杨彪被抬到相府门前。
老臣气若游丝地说:"
老臣愿以残躯见证新朝"
这一幕让许多观望的旧臣彻底放弃了抵抗。
第四日黎明,相府大门终于缓缓开启。
曹操身着素服,面容憔悴,仿佛经历了巨大的内心挣扎。
他接过堆
↑返回顶部↑